[发明专利]一种薄膜牵伸机卷绕周长的预控算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027013.3 | 申请日: | 2006-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900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1-24 |
| 发明(设计)人: | 胡楚江;刘杰;张勇军;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牵伸机卷绕周长的预控算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线速度、角速度和旋转体的周长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的数学模型,系统程序将按照数学模型来控制卷绕装置的角速度,直到将该卷薄膜拉伸完而停车,从而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确保其产品质量。本发明的优点是对测距仪的精度要求大大降低,节约了设备的成本,最主要的是控制系统精度提高了20倍,确保用户产品的质量,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牵伸 卷绕 周长 算法 | ||
【主权项】:
1.一种薄膜牵伸机卷绕周长的预控算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国际标准编辑程序IEC61131-3标准:梯形图LD和语句表STL语言编制程序,运行于薄膜牵伸机的电气控制柜,其方法为:第一步:在同一批产品的第一卷薄膜进入正常的工作以后,根据卷绕装置编码器(16)记录的圈数,第一次到20圈时作一个预控给定量Lu1(0.5-0.8mm),和卷绕装置初始周长Lo叠加,再通过计算换算成伺服所需要的角速度值,对伺服进行一次调节,同时把调节的次数也记录下来;第二步:然后在下次20圈到达的时候,先判断当前的实测值和预控值,当实测值减预控值大于0.6mm,在预控值上再增加一个给定量Lu1,则卷绕装置预控周长给定量Lu=Lo+Lu1+Lu1,再给一次角速度调节,并把调节的速度记录下来;第三步:如果实测值减预控值小于0.5mm,本次不作调整,不断重复步骤1和2,直到调节次数大于20-40次以后,再比较实测值和预控值,当它们的差值小于0.5mm,程序记录此时的卷绕装置编码器的圈数n1,和周长调节次数No,此时周长的调节总量为Lo+No*Lu1,这时卷绕薄膜周长的数据模型为Lu=Lo+n*No*Lu1/n1,再根据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可以得到其角速度(电机转速)Wn=V*I/L的关系;其中V为卷绕装置线速度给定值,I为减速比,角速度的伺服控制器的给定Po=Wn*16384/3000,Po随卷绕装置编码器的圈数的变化而变化;角速度的伺服控制器的给定量Po=电机转速Wn*16384/3000,其中16384为伺服控制器在50HZ时的标定值,3000为伺服电机最高转速。第四步:系统程序将按照这个数学模型来控制卷绕装置的角速度,直到将该卷薄膜拉伸完而停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2701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