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管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5637.1 | 申请日: | 200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828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鹤林;石元奇;孙静毅;高国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F17D3/01;F17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伟奇 |
地址: | 20008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时使用的接管器,它是由软管、六阀门、二水泵、三钢管、流量计、塞头、泥水回收装置和运动平台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接管操作系统,所述塞头堵塞于钢管的内腔中,其将管道一截为二且能沿钢管内壁在管道中滑移,该运动平台可在盾构机上作相对运动。使用本发明进行盾构机或顶管机泥水输送系统中送、排泥管路的接长操作时,改变了原来传统接管操作中将管内泥水排放在隧道内的作法,而是控制相应的水泵、阀门的状态,将泥水排放到泥水回收装置中并加以再利用,从而在可控的条件下完成接管操作,既保护了作业环境,为文明施工创造了条件,又可提高泥水回用率,降低施工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接管 | ||
【主权项】:
1、一种接管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软管(1)、阀门I(21)、阀门II(22)、阀门III(23)、阀门IV(24)、阀门V(25)、阀门VI(26)、水泵I(31)、水泵II(32)、钢管I(41)、钢管II(42)、钢管III(43)、流量计(5)、塞头(6)、泥水回收装置I(71)、泥水回收装置II(72)和运动平台(8);所述钢管II(42)为一丁字形三通钢管,其丁字端与阀门I(21)相接,并继而串联连接软管(1),该软管(1)的另一端连接由盾构机头引出的输泥管;所述钢管II(42)的一直端连接钢管III(43),该钢管III(43)的另一端同时连接阀门V(25)和阀门VI(26),阀门V(25)继而连接泥水回收装置II(72),阀门VI(26)继而连接水泵II(32);所述钢管II(42)的另一直端连接阀门IV(24),并继而串联连接钢管I(41),该钢管I(4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阀门II(22)和阀门III(23),阀门II(22)继而依次串联连接流量计(5)和水泵I(31),阀门III(23)继而连接泥水回收装置I(71);所述塞头(6)堵塞于钢管I(41)的内腔中,其将管道一截为二且能沿钢管内壁在管道中滑移;上述阀门I(21)、阀门III(23)、阀门IV(24)、钢管I(41)、钢管II(42)安装在运动平台(8)上,该运动平台(8)可在盾构机上作相对运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2563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二氧化碳做载冷剂的热交换系统
- 下一篇:经编机电子送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