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羟基磷灰石的新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23324.2 | 申请日: | 2006-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999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7-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旵;王德平;周萘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25/32 | 分类号: | C01B25/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将具有一定形状的玻璃体浸泡在溶液中,调节溶液的pH>7,经不断搅拌,于玻璃表面沉积纳米尺寸的羟基磷灰石。当玻璃全部溶解后,在玻璃的原位上形成外观与玻璃尺寸相同的羟基磷灰石形体。可溶性玻璃的网络构成体氧化物是B2O3或P2O5或两者兼有,或部分地兼有SiO2。玻璃网络的间隙氧化物除有CaO之外,还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它一价、二价、三价、四价金属氧化物,以调节玻璃的溶解度速度。该工艺设备简单,容易操作,成本低廉。在接近人体体温的温度下,含钙玻璃颗粒与人体的体液中的磷能形成更接近人骨组织中的无机矿物组分——碳酸羟基磷灰石。因此,该法在制备硬组织修复材料和体外骨组织培养骨细胞的支架材料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羟基 磷灰石 新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制备羟基磷灰石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制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可溶性含钙玻璃,将玻璃体浸泡在溶液中,调节溶液的PH>7,经不断搅拌,于玻璃表面沉积出尺寸均匀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当玻璃全部溶解后,在玻璃的原位上形成外观与玻璃尺寸相同的羟基磷灰石形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2332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