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盾构隧道混凝土管片的功能梯度材料界面强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9657.8 | 申请日: | 200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888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1-03 |
发明(设计)人: | 马保国;高英力;王信刚;王凯;金宇;罗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4 | 分类号: | E21D11/04;B28B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混凝土管片的功能梯度材料界面强化工艺。盾构隧道混凝土管片的功能梯度材料界面强化工艺,盾构隧道混凝土管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与高抗渗保护层(2)相接触面为功能梯度材料界面,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在钢筋混凝土管片钢模中浇注强度等级大于C50的高性能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2)进行功能梯度材料界面强化处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的上表面压印出嵌入式折线形界面(3),嵌入式折线形界面(3)的折线与水平面夹角(θ)为15~65°;3)在嵌入式折线形界面(3)上采用泵送工艺浇注高性能细集料混凝土至钢筋混凝土管片钢模上表面,形成高抗渗保护层(2)。本发明的功能梯度材料界面具有较高的整体稳定性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隧道 混凝土 管片 功能 梯度 材料 界面 强化 工艺 | ||
【主权项】:
1.盾构隧道混凝土管片的功能梯度材料界面强化工艺,盾构隧道混凝土管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与高抗渗保护层(2)相接触面为功能梯度材料界面,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在钢筋混凝土管片钢模中浇注强度等级大于C50的高性能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2)进行功能梯度材料界面强化处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的上表面压印出嵌入式折线形界面(3),嵌入式折线形界面(3)的折线与水平面夹角(θ)为15~65°;3)在嵌入式折线形界面(3)上采用泵送工艺浇注高性能细集料混凝土至钢筋混凝土管片钢模上表面,形成高抗渗保护层(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965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