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串行行星齿轮提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9440.7 | 申请日: | 2006-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872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方;张园;曲阳;陆忠华;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F16H1/28;F16H19/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一种基于多级串行行星齿轮传动的提升重物装置,特别适合安装在尚无提升设施而有残疾人和年老体弱者登高和提升重物的场合。多级串行行星齿轮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它由载重平台(1)、轨道系统(2)、直流电机(5)、多级串行行星齿轮减速器(3)和安全锁紧装置(4)组成,多级串行行星齿轮减速器(3)和安全锁紧装置(4)分别安装在载重平台(1)的下方。本发明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安全性能良好,能够为老龄人和病残朋友提供登高和提升重物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串行 行星 齿轮 提升 装置 | ||
【主权项】:
1.多级串行行星齿轮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它由载重平台(1)、轨道系统(2)、直流电机(5)、多级串行行星齿轮减速器(3)和安全锁紧装置(4)组成,多级串行行星齿轮减速器(3)和安全锁紧装置(4)分别安装在载重平台(1)的下方;轨道系统(2)由齿条轨道(6)及轨道盖(7)组成,轨道盖(7)与载重平台(1)固连,并由导轮(8)、导向轮(9)组成,导轮(8)通过轮轴(11)、弹性挡圈(14)安装在轨道盖(7)两侧,导向轮(9)通过轮轴(13),弹性挡圈(12)安装在轨道盖(7)上的支撑板(10)上,轨道盖(7)中部开有孔(15),齿条轨道(6)固定在基础上;当多级串行行星齿轮减速器(3)的串行行星齿轮传动级数为二级时,由输入轴(16)、箱体(17)、大齿轮(18)、一级中心轮(19)、一级行星轮(20)、一级内啮合齿圈(21)、一级行星架(22)、二级中心轮(23)、二级行星轮(24)、二级内啮合齿圈(25)、二级行星架(26)、输出轴(27)、输出轴齿轮(28)组成,输入轴(16)一端安装直流电机(5),另一端通过一对轴承安装在箱体(17)内,输入轴(16)另一端齿轮与大齿轮(18)相啮合,大齿轮(18)通过一对轴承安装在箱体内,一级中心轮(19)安装在大齿轮中心孔内,一级行星轮(20)与一级内啮合齿圈(21)啮合,一级行星架(22)通过两个轴承安装在一级行星轮(20)内,二级中心轮(23)安装在一级行星架(22)上,二级行星轮(24)与二级内啮合齿圈(25)相啮合,二级行星架(26)通过二个轴承安装在二级行星轮(24)上,输出轴(27)一端安装在二级行星架(26)上,另一端安装输出齿轮(28),输出齿轮(28)穿过轨道盖(7)内开设的孔(15)与齿条轨道(6)相啮合;当多级串行行星齿轮减速器(3)的串行行星齿轮传动级数为三级时,由输入轴(16)、箱体(17)、大齿轮(18)、一级中心轮(19)、一级行星轮(20)、一级内啮合齿圈(21)、一级行星架(22)、二级中心轮(23)、二级行星轮(24)、二级内啮合齿圈(25)、二级行星架(26)、输出轴(27)、三级中心轮(31)、三级行星轮(32)、三级内啮合齿圈(33)、三级行星架(34)、输出轴齿轮(28)组成,输入轴(16)一端安装直流电机(5),另一端通过一对轴承安装在箱体(17)内,输入轴(16)另一端齿轮与大齿轮(18)相啮合,大齿轮(18)通过一对轴承安装在箱体内,一级中心轮(19)安装在大齿轮中心孔内,一级行星轮(20)与一级内啮合齿圈(21)啮合,一级行星架(22)通过两个轴承安装在一级行星轮(20)内,二级中心轮(23)安装在一级行星架(22)上,二级行星轮(24)与二级内啮合齿圈(25)相啮合,二级行星架(26)通过二个轴承安装在二级行星轮(24)上,三级中心轮(31)安装在二级行星架(26)上,三级行星轮(32)与三级内啮合齿圈(33)相啮合,三级行星架(34)通过二个轴承安装在三级行星轮(32)上,输出轴(27)一端安装在三级行星架(34)上,另一端安装输出齿轮(28),输出齿轮(28)穿过轨道盖(7)内开设的孔(15)与齿条轨道(6)相啮合;安全锁紧装置(4)由操作杆(29)、插齿(30)组成,插齿(30)与操作杆(29)的端部相连,并可与齿条轨道(6)相啮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944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塑料橡胶颜料色沙
- 下一篇:无机弹性保温地坪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