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土金属生产用电解槽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7278.5 | 申请日: | 200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962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5-16 |
发明(设计)人: | 关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志忠 |
主分类号: | C25C3/00 | 分类号: | C25C3/0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瑜声 |
地址: | 132011吉林省吉林市船***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金属生产用电解槽及其制造方法,它是以石墨碎、磷片石墨为原料,以中温煤沥青为粘接剂;所述的石墨碎与磷片石墨的质量之和为100份,其中石墨碎与磷片石墨质量比为91.5∶8.5~90.0∶10.0;粘接剂的用量为原料用量之和的25%;所述的原料经破碎、部分磨粉和筛分后,其粒径组成和分布为:1mm≤粒径<2mm的为9%,0.5≤粒径<1mm的为11%,0.075mm≤粒径<0.5mm为45%,其余为0.075mm以下的颗粒。原料经干、湿混捏,模压振动成型,于导燃窑中分步分段控制升温速度至少焙烧320小时,最终焙烧温度为860±10℃。其气孔率低,不渗漏,省去石墨化过程,节省大量能源。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金属 生产 用电 | ||
【主权项】:
1、一种稀土金属生产用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它是以石墨电极加工过程中余料石墨碎、磷片石墨为原料,以中温煤沥青为粘接剂;所述的石墨碎和磷片石墨的质量之和为100份,其中石墨碎与磷片石墨质量之比为91.5∶8.5~90.0∶10.0;粘接剂中温煤沥青用量为上述原料用量之和的25%;所述的原料混合后经破碎、部分磨粉、筛分,其粒径组成和分布为:1mm≤粒径<2mm的为9%,0.5≤粒径<1mm的为11%,0.075mm≤粒径<0.5mm为45%,其余为0.075mm以下的颗粒;该电解槽用下述方法制得:上述原料于130~140℃下,经干、湿捏混后,将湿捏混料加至模具中,并施以0.15Mpa压力,并振动成型3~5分钟,再于导燃窑内至少焙烧320小时;初始加热1~4小时升温至100℃后,以每8小时8℃~15℃的升温速度,升温至550±10℃,再以每8小时50~80℃的升温速度,升温加热到860±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志忠,未经关志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727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平板显示装置的冷却设备
- 下一篇:橡胶胶片用隔离膜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