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基底双平面电磁线圈的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17204.1 | 申请日: | 2006-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0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张平;吴一辉;王淑荣;刘永顺;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H01F5/00;B81C1/00;B81B7/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南小平 |
| 地址: | 13003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领域,是一种聚合物基底双平面电磁线圈的制作方法。用微机械工艺和聚合物微复制技术,在硅片表面刻蚀线圈微沟槽,以此为初级模版,在其图形上浇铸聚二甲基硅氧烷,固化脱模后便得到具有与硅初级模版图形相反的硅橡胶模版;组装好具有双面图形的一对硅橡胶模版,在其内注塑环氧树脂,固化脱模后便得到具有双面沟槽的环氧树脂线圈基底;在聚合物基底沟槽内进行电铸,得到线圈的金属结构。本发明利用聚合物的优良特性发展了微机械技术,其特点在于:用聚合物替代硅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电绝缘性能好,价格便宜;采用的复制技术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少了标准微机械制造中的光刻、蚀刻等步骤,并提高了成品率。 |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基底 平面 电磁 线圈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聚合物基底双平面电磁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a.利用传统光刻和硅深刻蚀技术制作硅初级模版(6),与其它组件组装成模具,在该模具内注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浇铸液,固化脱模后便得到硅橡胶模版(7);b.把硅橡胶模版(7)与其它组件组装成模具,在该模具内注入环氧树脂浇铸液,固化脱模后便得到环氧树脂基底,作为平面线圈的聚合物基底(11-1);c.在聚合物基底(11-1)的沟槽内蒸镀种子层(11-3),以此为电极进行电铸,电铸完成后得到双平面线圈(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720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