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胺系碱性化合物及其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200580014925.0 | 申请日: | 2005-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950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4-18 |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厚之;菊本成幸;小野雅弘;松井良;山本将史;泽朋裕;铃木茂;谷中干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吴羽 |
| 主分类号: | C07D233/64 | 分类号: | C07D233/64;A61K31/4035;A61K31/417;A61K31/4178;A61K31/4184;A61K31/4188;A61K31/428;A61K31/4439;A61K31/4709;A61K31/4725;A61K31/5513;A61P29/00;A61P31/1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玉兰;吴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对HIV病毒感染症、风湿或癌转移等疾病具有效果的下述通式(1)所示的新型胺化合物。其中,代表性的例子是:A1、A2表示氢原子、可取代的单环或多环式的杂芳环;W表示可取代的苯环或下式(10)或(11)所表示的任意基团,其中X表示O、CH2、C(=O)、NR11或CHR35;D是下式(6)所示的基团,式(6)中,Q表示单键、NR12或式(13)所示基团;Y表示下式(7)所示的基团;Z表示可取代的单环或多环式的芳族环,B表示-NR25R26;各式中的R1-R26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炔基。 | ||
| 搜索关键词: | 碱性 化合物 及其 用途 | ||
【主权项】:
1.下述通式(1)所示化合物或其药理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它们的前药:[化1]
式(1)中,n1、n2、n3表示0-3的整数;R1、R2、R3、R4、R5、R6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烯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炔基、或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5的环烷基,此时,R5、R6可与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羰基;A1和A2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可取代的单环或多环式杂芳环、可取代的部分饱和的多环式杂芳环、可取代的单环或多环式芳环、可取代的部分饱和的多环式芳环、可取代的杂环、或下述式(2)所表示的基团:[化2]
式(2)中,R7、R8、R9、R10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烯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炔基、或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5的环烷基;W表示可取代的苯环、或下述式(10)或式(11)所表示的任意基团:[化3]
[化4]
式(10)中,R30表示氢原子、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烯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炔基、或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5的环烷基、甲磺酰基、对甲苯磺酰基、苯基、酰基、羧基、氰基,m7表示0~2的整数,T1和T2表示CH2或CO,T3和T4表示T3=NH和T4=CO、或T3=CO和T4=NH;X表示可取代的单环或多环式杂芳环,可取代的单环或多环式芳环、O、CH2、NR11、CHR35、或下式(3)、式(12)所表示的基团,R11表示氢原子、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烯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炔基、或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5的环烷基,R35表示羧基、烷氧基羰基,[化5]
式(3)中,m1表示1或2的整数,[化6]
式(12)中,T5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R31和R32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31和R32可互相结合形成环;[化7]
D表示下述式(4)或下述式(6)所示的基团,式(4)中,R13表示氢原子、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烯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炔基、或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5的环烷基、或下式(5)所表示的基团:[化8]
式(5)中,m2表示2-4的整数,R14、R15、R16、R17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烯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炔基、或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5的环烷基,[化9] ——Q——Y——B ……(6)式(6)中,当上述X为O时,Q表示单键,当X为NR11时,Q表示单键或表示上述式(3)所表示的基团,当X表示可取代的单环或多环式杂芳环、可取代的单环或多环式芳环、CH2、或式(3)、式(12)所表示的基团时,Q表示单键、S、O、NR12、或式(13)所表示的基团,[化10]
R12表示氢原子、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烯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炔基或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5的环烷基、甲磺酰基、对甲苯磺酰基、苯基、酰基、羧基、氰基或式(15)所表示的基团:[化11]
R34表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5的环烷基、苯基,Y表示下式(7)所表示的基团:[化12] -(CR18R19)m3- 或 ……(7) -(CR20R21)m4-z-(CR22R23)m5-式(7)中,m3表示0-6的整数,R18、R19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烯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炔基或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5的环烷基或可取代的芳环,此时,R12和R18可形成环,m4、m5表示0-2的整数,R20、R21、R22、R23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烯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炔基或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5的环烷基,z表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5的环状亚烷基、可取代的单环或多环式杂芳环、可取代的部分饱和的多环式杂芳环、可取代的单环或多环式芳环、可取代的部分饱和的多环式芳环或可取代的杂环、S、O、NR12、S=O、O=S=O或式(16),[化13]
B表示下式(8)、式(14)所表示的任意基团:[化14]
式(8)中,Q1表示S、O或NH,Q2表示S、O、NR27,R24、R27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烯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炔基或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5的环烷基或可取代的芳环,此时,R24和R27可以形成环,关于R25、R26,当上述X为CH2时,它们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5的环烷基、含有1~3个双键并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烯基、或含有1~3个三键并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炔基,另外,R25和R26可以形成环,此时,可根据情况,经由杂原子、环烷基、芳环、杂芳环或杂环结合形成环。当上述X不为CH2时,R25、R26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下式(9)所示的取代基、可取代的碳原于数为1~15的烷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15的环烷基、含有1~3个双键并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烯基、或含有1~3个三键并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炔基,R25和R26可形成环,此时,可根据情况,经由杂原子、环烷基、芳环、杂芳环或杂环结合形成环,[化15]
式(9)中,m6为0或1,m6=0时,Q3为CH或N,Q4为N、S、或O,m6=1时,Q3、Q4各自独立表示CH或N,G表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5的亚烷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亚烯基,R28表示可取代存在于环上的氮原子以外的任意位置的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烯基、可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15的炔基、烷氧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羟基烷氧基、卤素原子、氨基、烷基氨基、羧基、烷氧基羰基、氨基甲酰基、烷基氨基甲酰基、饱和杂环、杂芳环,当m6=1且Q3、Q4同时为CH时,R28也可以是氢原子,R29表示氢原子或与R24同样的基团,也可以与G结合形成环,[化16]
式(14)中,R33与上述R12相同;其中,式(I)所示化合物可存在一个、两个或多个不对称碳原子,当存在于通式(1)所示化合物中的不对称碳原子为一个时,可以是以绝对构型R或S表示的纯粹光学异构体、它们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外消旋体,当不对称碳原子为两个或以上时,可以是光学纯粹非对映异构体,其外消旋体、或它们任意比例组合存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吴羽,未经株式会社吴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8001492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