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线路连接结构及发送/接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580002233.4 | 申请日: | 2005-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910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2-07 |
| 发明(设计)人: | 向山和孝;三上重幸;石川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H01P7/0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瑞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由介电基板(2)的前表面电极(3)中形成的槽隙(4)构成隙槽线路(1),并按将前表面电极(3)彼此分开的方式使两条隙槽线路(1)之间布置有缝隙(5)。把在缝隙(5)一侧上具有开口端的隙缝谐振器(6)设置于每条隙槽线路(1)的前部边缘侧,并将这些隙缝谐振器(6)布置得能够彼此耦接。此外,给前表面电极(3)设置与缝隙(5)分叉的短截线(8)。从而,利用所述短截线(8),可使高频信号通过缝隙(5)的泄漏受到抑制。 |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线路 连接 结构 发送 接收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传输线路连接结构,它包括:传输线路,所述传输线路包含介电基板、在介电基板一侧上形成的电极,以及在所述电极处形成的具有预定宽度的槽隙;连接多个这样的传输线路;其中,多个传输线路之一的电极与多个传输线路中另一个的电极彼此间以一缝隙按一定的距离设置;使谐振器与所述传输线路相连,谐振器在缝隙一侧的一端开口,在每个电极处设置所述谐振器,使得能够彼此耦接;在所述多个电极中的至少一个那里设置短截线,用以抑制在多个电极之间的缝隙中的信号泄漏;并且当所述传输线路中传送的单模高频信号的波长为λg_odd时,将所述短截线的长度设定为接近λg_odd/4的值,以及将所述谐振器与短截线之间的长度设定为十分小于λg_odd/2的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8000223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话筒
- 下一篇:聚酰亚胺-金属层压体和聚酰亚胺电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