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射式光纤生化传感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520142262.8 | 申请日: | 200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8545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1-03 |
发明(设计)人: | 岳伟伟;蔡新霞;何保山;周爱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G01N33/4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射式光纤生化传感模块,针对血红蛋白(HB)和谷丙转氨酶(ALT)生化传感试条在不同波段的特征吸收,利用测量反射光强可实现对上述两个生化参数的测量。本模块由光源/探测部分,光路部分及试条加载架部分组成,三者通过螺孔与螺钉连接并精确定位。本实用新型的三个组成模块相互独立,既便于系统各部分的元件更换及维护,也便于该装置与其他检测单元结合组成完整的传感模块器或仪表;另外,光路部分采用光纤,光源与光纤及光纤与光电探测器之间均直接耦合,未使用微透镜等分立光学元件,使光路的调节更简便、灵活且具有高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整体设计体积小,灵活性高,在基于光反射原理基础上的传感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光纤 生化 传感 模块 | ||
【主权项】:
1.一种反射式光纤生化传感模块,为三个相互独立的功能部分组成,分别为光源/探测部分,光路部分和试条加载架部分,其光源/探测部分位于光路部分的正上方,光路部分位于试条加载架部分的正上方,三者叠加后,通过螺钉连接,并对光电耦合定位;其特征在于,光源/探测部分1,由壳体,发光二极管,光电探测器组成,其中,倒置的T形壳体,从底面向上开有四个盲孔,四个盲孔可任意排列,从左至右,各盲孔内顺序装设有光电探测器、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器,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器各自的导线从上方伸出,与相关部件电连接;光路部分,包括第二壳体,复数根光纤和相对应的复数个光纤探头,其中,第二壳体为封闭的柱体,柱体内有空腔,其上端面开有四孔,孔的大小与位置,和光源/探测部分的壳体的四个盲孔相适配;其下端面开有两孔;第二壳体的空腔内设有六路光纤,第二壳体的上、下端面的孔内固设有光纤探头,其中,第二壳体端面左侧的探头连接耦合有第一光纤上端,第二壳体上端面中间的第一探头连接耦合有第二光纤、第三光纤上端,中间的第二探头连接耦合有第四光纤、第五光纤上端,第二壳体上端面右侧的探头连接耦合有第六光纤上端;其中,第一、第二、第四光纤下端与下端面的左侧光纤探头耦合相连,第三、第五、第六光纤下端与下端面的右侧光纤探头耦合相连,下端面的右侧光纤探头下方,在开孔下口内壁固设有全反镜;试条加载架部分,由第三壳体和检测槽组成,平板状的第三壳体左端与光路部分的第二壳体左侧平齐相配,右端凸出于第二壳体右侧,第三壳体上表面开有水平的检测槽,检测槽右端敞口,敞口与生化试条传感器的待测物储槽相连,检测槽位于第二壳体下端面两孔的下方,且从下方覆盖于两孔下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2014226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企节能装置
- 下一篇:颈部损伤便携式多功能外固定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