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外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520103051.3 | 申请日: | 2005-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8249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6-10-11 | 
| 发明(设计)人: | 缪志俊;陈缤烨;陈岭;俞伊娜;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志俊;陈缤烨;陈岭;俞伊娜;李丹 | 
| 主分类号: | A61M1/18 | 分类号: | A61M1/18;A61M1/10;A61M1/34;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体外分子吸附循环系统,包括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白蛋白液循环管路;体外血液循环管路上包括血液泵、智能透析器,智能透析器内设置有对蛋白结合毒素和水溶性毒素具有选择性的模拟膜,模拟膜为中空纤维膜结构参数如下:膜壁厚:10-30μm,膜总表面积:2.1-2.4m2,膜上孔的孔径:允许分子量为60000道尔顿-66000道尔顿以内的分子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壁厚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大大降低了破膜率。2.模拟膜上孔的孔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可缩短治疗时间。3.减少了抗凝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出血危险。4.模拟膜的膜面积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膜分离性能好。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 分子 吸附 循环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体外分子吸附循环系统,包括体外血液循环管路、白蛋白液循环管路;所述的体外血液循环管路上包括血液泵、智能透析器,所述的智能透析器内设置有对蛋白结合毒素和水溶性毒素具有选择性的模拟膜,所述的模拟膜将所述的智能透析器分隔成体外血液循环管路侧和白蛋白液循环管路侧;所述的白蛋白液循环管路上包括白蛋白液泵、毒素吸附器,所述的白蛋白液循环管路内布有透析液白蛋白;所述的白蛋白液循环管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连接在所述的智能透析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拟膜为中空纤维膜,其结构参数如下:膜壁厚:10-30μm,膜总表面积:2.1-2.4m2,膜上孔的孔径:允许分子量为60000道尔顿-66000道尔顿以内的分子通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志俊;陈缤烨;陈岭;俞伊娜;李丹,未经缪志俊;陈缤烨;陈岭;俞伊娜;李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2010305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