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芯片无效
| 申请号: | 200520062002.X | 申请日: | 2005-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8499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6-12-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乾;李炳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福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鲁慧波 |
| 地址: | 523082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产品结构。发光有源区3、P型接触层4和P型接触电极6分立阵列在N型接触层2上,N型接触电极7为网格结构,阵列的P型接触电极6和钝化隔离层8上有P电极加厚反射金属层9,通过倒装焊技术和管芯支撑体上的焊料凸块13,P电极加厚反射金属层9与管芯支撑体上P区连接电极层12连接,N电极加厚反射金属层14与管芯支撑体上N区连接电极层15连接;P区连接电极层12和N区连接电极层15设在管芯支撑体的绝缘隔离层11上,绝缘隔离层11位于高热导率的管芯支撑体衬底10上。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改善电流扩散情况,提高发光效率,增加热传导,大幅度提高发光二极管芯片的性能。 |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发光二极管 芯片 | ||
【主权项】:
1.一种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芯片,包括蓝宝石衬底(1)、N型接触层(2)、发光有源区(3)、P型接触层(4)、P型接触电极(6)和N型接触电极(7),所述发光有源区(3)、P型接触层(4)、P型接触电极(6)层叠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发光有源区(3)、P型接触层(4)和P型接触电极(6)分立阵列在N型接触层(2)上,阵列中的每一组发光有源区(3)、P型接触层(4)和P型接触电极(6)组成一个阵列单元,网格结构的N型接触电极(7)将每一阵列单元围在一个网格内,所述一系列阵列单元的N型接触电极(7)上除用于电气引出的部分覆盖有N电极加厚反射金属层(14)外,其余部分覆盖有钝化隔离层(8),阵列的P型接触电极(6)和钝化隔离层(8)上有P电极加厚反射金属层(9),通过倒装焊技术和管芯支撑体衬底(10)上的焊料凸块(13),P电极加厚反射金属层(9)与管芯支撑体上P区连接电极层(12)连接,N电极加厚反射金属层(14)与管芯支撑体上N区连接电极层(15)连接;P区连接电极层(12)和N区连接电极层(15)设在管芯支撑体的绝缘隔离层(11)上,绝缘隔离层(11)位于高热导率的管芯支撑体衬底(10)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福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福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2006200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反射型彩色液晶显示器
- 下一篇:啮合误差校正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