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520027797.0 | 申请日: | 200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8475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6-12-13 |
发明(设计)人: | 谭玲生;白杨;田爽;韩立明;孙毅;高岩;崔振海;刘红军;王琪;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64 | 分类号: | H01M4/6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300381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正极集流结构包括正极集流片和正极柱,负极集流结构包括负极集流片和负极柱,正极和负极的一侧各留有空白光边,其特点是:正极和负极空白光边为2-5mm,卷绕成极组时正、负集流体空白光边分别在极组的两端,所述正极上空白光边与正极集流片焊接为一体,所述负极上空白光边与负极集流片焊接为一体,焊接后正极集流片与正极柱连接,焊接后负极集流片与负极柱连接。不需焊接极耳,避免了极耳刺穿隔膜造成电池短路失效的问题,提高了电池的可靠性,非常适合于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制造。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锂离子电池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集流结构,包括正极集流结构和负极集流结构,所述正极集流结构包括正极、正极集流片和正极极柱;所述负极集流结构包括负极、负极集流片和负极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一侧留有正极空白光边,所述正极空白光边宽为2-5mm,正极集流片为L形结构,正极集流片上平行分布带翻边的长条形孔,孔的翻边高度为0.1-0.5mm;所述负极一侧留有负极空白光边,所述负极空白光边宽为2-5mm,负极集流片为L形结构,负极集流片上平行分布带翻边的长条形孔,孔的翻边高度为0.1-0.5mm;正极、负极、隔膜卷绕成极组时,正、负极的空白光边分别在极组的两端,所述正极空白光边与正极集流片焊接为一体,所述负极空白光边与负极集流片焊接为一体;焊接后正极集流片与正极极柱连接;焊接后负极集流片与负极极柱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2002779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轻石材复合板
- 下一篇: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护镜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