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改进的自动铅笔无效
申请号: | 200520017000.9 | 申请日: | 2005-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8534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1-03 |
发明(设计)人: | 白时熏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时熏 |
主分类号: | B43K29/02 | 分类号: | B43K29/02;B43K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小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结构改进的自动铅笔,由笔筒部1、笔锥部2和笔擦部3组成。该笔筒部于上段笔套内部预先装有顶推块113,而插置于笔筒部前端的笔锥部被作回扣移动时,可使笔心由出口端送出;该笔筒部由双段笔套11、12旋接构成,且笔筒部的上段笔套11上另套接一止转套部4,该止转套部于顶内环面设有一环状卡槽42,以使笔擦部可限位于止转套部上方旋动。笔擦部可分别呈软质的封闭筒状或硬质的直筒爪状与锥型爪状,该封闭筒状与直筒爪状笔擦部可提供使用者向内捏合,来间接捏住长型笔擦旋转,以带动长型笔擦凸伸或缩入笔擦部顶端。本实用新型可省却卸下笔擦部才可装置笔心的麻烦过程,可方便笔心置入。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进 自动铅笔 | ||
【主权项】:
1、一种结构改进的自动铅笔,主要由两端皆呈中空状的笔筒部(1)、插置于笔筒部前端的笔锥部(2)、以及位于笔筒部后端且内置有长型笔擦的笔擦部(3)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筒部(1)由上、下段笔套(11)、(12)构成,上段笔套(11)上方套接一止转套部(4),在止转套部(4)及上段笔套(11)相对合部位分别设有凹槽(41)与凸块(111),以将两者卡掣定位;止转套部(4)于顶内环面设有一环状卡槽(42),笔擦部(3)被限位于止转套部(4)上方旋动,笔筒部(1)、止转套部(4)以及笔擦部(3)可分别套用不同色彩;所述笔筒部(1)于上段笔套(11)的底内环面凸伸一限位环(112),所述限位环(112)上端预先装有一顶推块(113),该顶推块(113)与笔擦部(3)的长型笔擦(31)底端紧密套接,所述顶推块(113)外环设有螺旋状旋卡肋(114),所述螺旋状旋卡肋(114)与笔筒部(1)内环的螺纹段(115)呈卡接状态;所述笔锥部(2)前端设有笔心出口(22),笔锥部(2)靠出口(22)部位的内环面凹设一顶抵缘(23),该顶抵缘(23)上方具有一供一笔心输送装置(5)锁设定位的螺纹段;所述笔心输送装置(5)顶端具有供笔心P装入的入料口(54),内环面设一定位环(55),所述定位环(55)卡掣于笔筒部(1)下段笔套(12)的挡止环(122)上;笔心输送装置(5)内部设有弹力件(51),其前端具有一束紧环(52),该束紧环(52)内部包覆有笔心夹片(53);所述笔擦部(3)直接或间接夹合于长型笔擦(31)外缘,用以带动长型笔擦(31)与笔擦部(3)同步旋转,长型笔擦(31)伸缩于笔擦部(3)上方;笔擦部(3)于底外环面凸设有卡块(33),卡块(33)卡掣于止转套部(4)的环状卡槽(42)内,笔擦部(3)被限位于笔筒部(1)上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时熏,未经白时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2001700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