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溶性二氧化钛纳米棒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510133957.4 | 申请日: | 2005-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986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6-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波;刘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30B29/16 | 分类号: | C30B29/16;C30B29/62;C01G23/053 |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晓佳 |
| 地址: | 730000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胺解法合成油溶性二氧化钛纳米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借鉴溶胶凝胶法模板法的反应机理,采用有机胺混合溶液作为反应体系介质合成了油溶性的棒形二氧化钛纳米晶。制备出的二氧化钛纳米棒长径比基本一致,非常均匀,纳米棒的长度约为70纳米,棒径为5~7纳米;而且纳米棒能够分散在苯、甲苯、石油醚、氯仿等非极性或弱极性溶剂中形成透明的纳米分散体系。该特性对于以后纳米棒的组装工作,或者将其作为模板,或作为润滑油添加剂或是其他填料方面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此外,该制备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合成工艺简便、成本低、产率高等特点,适合规模化生产。 | ||
| 搜索关键词: | 油溶性二 氧化 纳米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油溶性二氧化钛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有机胺混合溶液中加入钛酸酯,加热搅拌溶解,形成浅黄色透明溶液;机胺混合溶液由辛胺、壬胺、葵胺、十一胺、十二胺、十三胺、十四胺、十五胺、十六胺、十七胺、十八胺中的一种和油胺组成;b、然后再加入钛卤族化合物,搅拌均匀,加热至230~280℃下反应40~60小时;c、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沉淀剂,有浅黄色沉淀析出,经过陈化,过滤,洗涤,所得黄色粉末即为单分散的油溶性二氧化钛纳米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13395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