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线性多元复合桩基无效
| 申请号: | 200510126541.X | 申请日: | 2005-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974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仁平 |
| 主分类号: | E02D27/16 | 分类号: | E02D27/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02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采用卸荷减沉桩(又称塑性支承桩)与复合地基的组合技术设计的一种新型桩基础,造价比常规桩基础节省一半以上,广泛适用于土木工程领域的多层、高层及超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道路、桥梁等各种软弱地基的处理。其主要技术特征:1)桩的平面布置型式采用非对称单元或对称单元进行组合;2)长桩数量较少,主要布置在柱下(或墙下)荷载较大的部位或对称单元中心位置,单桩为摩擦桩或端承摩擦桩;采用预制桩或质量可靠的灌注桩。3)短桩数量较多,可按土质条件选用沉管桩、CFG桩、水泥搅拌桩或异型桩等。4)短桩和土组成复合地基,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砂石垫层。5)总体安全度大于2,总沉降小于50mm,差异沉降小于10mm。 | ||
| 搜索关键词: | 非线性 多元 复合 桩基 | ||
【主权项】:
1、本发明新技术的特征:A.长桩数量较少,桩长一般大于10m,起到卸荷减载作用,单桩按0.8~0.9倍极限承载力设计,主要布置在柱下或墙下荷载较大的部位,桩顶嵌入承台或筏板。单桩为摩擦桩或端承作用较小的端承摩擦桩;成桩方法为预制桩或质量可靠的灌注桩。B.短桩数量较多,桩长一般在3~10m间,可按土质条件选用沉管桩、CFG桩、水泥搅拌桩或异型桩等。C.短桩和天然地基组成复合地基,在复合地基和基底之间,铺设一定厚度的砂石垫层(一般取0.3m),用以调节桩与土之间的荷载分配。D.经过长桩和短桩处理后的地基,总体安全度大于2,总沉降以长桩极限承载力基本发挥为上限,一般小于50mm,差异沉降小于10mm。E.用材少,工期短,造价省。与常规桩基相比,工期缩短1/2,造价节省1/2以上。F.广泛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多层及高层建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仁平,未经李仁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12654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