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原山采矿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510119529.6 | 申请日: | 2005-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847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0-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江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江颖 |
| 主分类号: | E21C41/30 | 分类号: | E21C4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北京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原山开采(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山浸取)方法,采用岩土工程静压注浆法注液,在矿层底部内建立防渗层,山体内主要由V型引流孔、注液孔、坑道、防渗层等设施组成。其方案是先探明山体稀土矿层的分布及矿层的厚度,接着把坑道设计到富矿底层与贫矿的交界处,然后在坑道两旁土层的上层设置V型引流孔,最后在引流孔的下面设置防渗层或横向引流孔;以及在矿山矿层内设置分层注液孔或注液坑道及在同一坑道内设置引流孔,做到分层注液和分层收液。本发明解决了稀土离子被无稀土矿土层中的土壤胶体的吸附及采矿引起水土流失造成的环保问题。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稀土 矿原山 采矿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原山开采(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山浸取)方法,它山体内包括:注液孔、引流孔、坑道、管道设施,其特征是:在矿层内部坑道内V型引流孔下面土层设置防止溶液流失的防渗层,对矿山注液采用分层注液法和分层收液法及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江颖,未经林江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11952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