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成分显影剂及图像形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510114045.2 | 申请日: | 2005-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763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4-26 |
| 发明(设计)人: | 芝井康博;椿赖尚;纪川敬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G9/08 | 分类号: | G03G9/08;G03G9/10;G03G9/087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樊卫民;杨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二成分显影剂及图像形成方法,在二成分显影方式中,即使是调色剂消耗量少的小直径且高颜料浓度的调色剂,也可以抑制由其与载体的应力造成的裂纹和失效,可以得到经长期也不会发生图像质量劣化的稳定的图像。通过使用下述调色剂粒子和载体粒子的二成分显影剂,可以得到经长期也不会发生图像质量劣化的稳定的图像:调色剂粒子含有粘结树脂和颜料,体积平均粒径为5.5~7μm,将体积平均粒径小于5μm的调色剂粒子的个数%和体积平均粒径为8~12.7μm的调色剂粒子的体积%设定在规定的范围内,调色剂粒子中的颜料浓度为6~20wt%、载体粒子是体积平均粒径为35~65μm的树脂涂覆的载体粒子。 | ||
| 搜索关键词: | 成分 显影剂 图像 形成 方法 | ||
【主权项】:
1.二成分显影剂,含有调色剂粒子和载体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粒子至少含有粘结树脂和碳黑颜料,体积平均粒径为5.5μm~7μm,体积平均粒径小于5μm的调色剂粒子的个数%,在数式(1)以下的区域,并且,体积平均粒径为8μm~12.7μm的调色剂粒子的体积%,在数式(2)表示的上限和数式(3)表示的下限之间的区域,所述调色剂粒子中的碳黑颜料浓度为8~20wt%,所述载体粒子是体积平均粒径为35~65μm的、树脂涂覆的载体粒子,y=-15x+136 …(1)其中,x表示体积平均粒径,y表示小于5μm的调色剂粒子的个数%;n=15m-75 …(2)n=7m-37 …(3)其中,m表示体积平均粒径,n表示8~12.7μm的调色剂粒子的体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11404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兼做应急供电装置的多功能电动车电源
- 下一篇:方便卸灰的蜂窝煤炉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