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涂层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510090136.7 | 申请日: | 2005-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740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崔洪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洪芝 |
| 主分类号: | C23D5/02 | 分类号: | C23D5/02;C23D7/00;C23D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10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陶瓷—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涂层及其制备工艺,主要特点在于:其步骤如下:制备热反应粉末、处理准备、处理阶段、关闭各开关、将处理好的工件摆放整齐备用,共五个阶段。所述的热反应粉末为Fe-Al-TiO2-B2O3系,其中Fe、Al、TiO2粉末的粒度均为150-200目,B2O3的粒度为100-150目。在等离子束热的激发和辅助作用下,所述的粉末在等离子射流中发生化学反应,至工件的表面形成陶瓷相及金属间化合物相,与工件处于微熔状态的基体表面达到冶金结合。通过改变涂层的组成,可以调整涂层的硬度;也可以有效的控制涂层的厚度;此外,还可以减少工件的变形和提高工作效率。 |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金属 化合物 复合 涂层 及其 制备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陶瓷—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涂层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涂层及其制备工艺的步骤如下:(一)制备热反应粉末1)配制能产生化学热反应的粉末;2)把所述的能产生化学热反应的粉末在150-200℃下烘干6-8小时;3)在球磨机上混合10-15小时;4)在粉末中加入酒精调成泥浆状反应物,装入漏斗中;(二)处理准备1)工件表面除油、除锈,酸洗;2)将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行走机构带动刮泥板缓慢移动,调节所述的漏斗中的泥浆状反应物的流量,将泥浆状反应物涂覆于工件表面,涂覆厚度在1-4mm之间;3)将带有涂层的工件放到通风处凉干,小件可在箱式炉中加热到100-150℃烘干6-8小时;(三)处理阶段开启工作台,令等离子发生器做直线往复运动,工件做横向进给运动,以Ar气做等离子发生和保护气体;打开等离子设备的气、冷却水开关,打开电源并高频起弧;调整等离子束的工艺参数范围,调整工件的旋转速度,调整等离子发生器和工件的运动速度;至工件的表面形成陶瓷相及金属间化合物相,与工件处于微熔状态的基体表面达到冶金结合;涂层大于2毫米时重熔一次;(四)关闭等离子电源、气瓶、冷却水开关;(五)将处理好的工件摆放整齐、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洪芝,未经崔洪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9013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旋涂上的陶瓷薄膜组成的构图层
- 下一篇:喷墨记录用水性油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