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痛病热证的药物无效
| 申请号: | 200510071069.4 | 申请日: | 2005-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686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0-26 |
| 发明(设计)人: | 马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希文 |
| 主分类号: | A61K35/84 | 分类号: | A61K35/84;A61P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60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技术领域。目前药材市场上,治疗胃痛胃热,胃酸过多的药物疗效太低。其病因主要为饮食所伤,过食辛辣、饮酒过量而化为湿热伤胃。过多的胃酸破坏胃粘膜,造成胃及十二指肠溃病。引起穿孔、大出血或癌变等。所以必须消除胃火、控制胃酸在正常范围之内。本发明由鸡内金、葛花、黄连、儿茶、枳壳、蝉蜕、木蝴蝶、蒲公英、紫花地丁、陈皮、灵芝草、红豆蔻等药材组成。技术关键是重用历来不被医家重视的红豆蔻为反佐药,起到相反相成的卓著效果。主治胃痛胃胀、胃酸过多、酒毒伤胃、胃部灼热、喜冷饮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有上述症状的各种胃炎。服本药安全、成本低、药源广。生产工艺简单易掌握,适合于广大患者选用。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痛 病热证 药物 | ||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胃痛热证的药物,其特征是将鸡内金、葛花、黄连、儿茶、枳壳、蝉蜕、木蝴蝶、蒲公英、紫花地丁、陈皮、灵芝草、红豆蔻等药材,分别粉碎成细面,按照重量份数比8-32∶8-24∶8-24∶8-16∶4-16∶4-20∶4-20∶4-20∶4-16∶4-20∶4-16∶8-80的比例配方混合后,搅拌均匀而制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希文,未经马希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7106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