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差速转向无内轮差能原地回旋的方法及用此法的汽车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57312.7 | 申请日: | 200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944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4-11 |
发明(设计)人: | 罗兴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兴治 |
主分类号: | B62D11/10 | 分类号: | B62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0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让汽车动力差速转向、无内轮差、能原地回旋的汽车。它有一条由变速器00经传动轴200h到转向回旋机100内差速器中的动力输入路线;有两条从差速器两端向两侧,再分别向前后方,经四传动轴进入前后双轿入车桥300b、300,最后各经同侧半轴齿轮半轴到达两侧车轮,形成两条让同侧前后车轮转速始终相等的动力输出路线,汽车动力经此输入、输出路线即可直行;用方向盘400经转向接头600,传动轴200f让转向操纵器800使转向回旋机100内的转向分配轴和差速回旋轴生成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很低的转向调整转速,让其一并入左或右差速轴使两侧转速不同而差速转向;因同侧前后车轮轨迹始终重合,即转弯时没有内轮差;用回旋手柄700将汽车动力切换到转向回旋机100一侧的输出路线上,另一侧即产生转速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转速,汽车就在原地回旋。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转向 无内轮差能 原地 回旋 方法 汽车 | ||
【主权项】:
1.一种让汽车差速转向、转弯时无内轮差和能原地回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常四轮驱动,无偏转轮,车轮与车桥同轴,它有一条将汽车动力由变速器(00)、经万向传动轴(200h)、转向回旋机(100)上的动力输入主动锥齿轮组合(32a)进入转向回旋机内的差速器(58)中的动力输入路线;有两条由该差速器(58)左右差速齿轮(60b、60a)起,经左右差速轴(61、57),左右动力输出主动锥齿轮(52a、52),及两侧分别向前后方并同时与该主动锥齿轮啮合的动力输出锥齿轮组合(54c、54d、54e、54f),再经传动轴(200b、200c、200a、200)传递给前后相同的双输入车桥(300b、300a)上两侧的车桥输入锥齿轮组合(307c、307d、307e、307f),最后各经与其啮合的左右半轴齿轮(302、304)、半轴(306a、306)传给所连接车轮(900a、900b、900c、900d)、让汽车同侧前后车轮转速始终相等的两条动力输出路线;此动力输入路线和输出路线一起即组构成汽车直行时的传动路线;用方向盘(400)经转向柱(500)转向接头(600)和万向传动轴(200f)到连接在转向回旋机(100)上的转向操纵器(800),通过转向操纵器使转向回旋机(100)中的转向方配轴和差速回旋轴生成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很低的转向调整转速,让其一进入左或右差速轴,另一差速轴即产生不同转速,此二转速经前述二动力输出路线到达前后两侧车轮,汽车即因两侧车轮的动力差速而转向;用转向回旋机(100)上的回旋手柄(700),经回旋手柄轴上的双功能拨叉,将输给差速器(58)的汽车动力切换到直接输给一侧的差速轴,则另一差速轴即生成与汽车动力转速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转速,此二转速经前述二动力输出路线到达前后两侧车轮,汽车即原地回旋,这里应要求正常行驶与原地回旋不能同时进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兴治,未经罗兴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5731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入消音器
- 下一篇:用于基于多媒体节目类型进行速率转换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