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对角分层空时结构获得满分集增益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41805.1 | 申请日: | 200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694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朱世华;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L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对角分层空时结构获得满分集增益的方法,首先采用一组最优的随机基矩阵对垂直分层空时(V-BLAST)结构中每个符号周期内的发送分组进行空间上的调制,随后再将空域中的信号在时域中沿着对角线方向进行发送。发送的格式能够在不损失垂直分层空时(V-BLAST)结构频谱利用率的同时获得满分集增益,实现频谱利用率与性能上的双重优化。从而可在不降低V-BLAST结构频谱利用率的同时获得满分集增益,大大改善了系统的传输性能。另外,FD-DLST结构可采用连续迫零和抵消算法进行检测,使其接收机具有较低的实现复杂度。仿真结果近一步验证了这种FD-DLST结构的性能优越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对角 分层 结构 获得 满分 增益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对角分层空时结构获得满分集增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构建系统模型将具有M个发射天线、N个接收天线的MIMO系统表示为(M,N),发射端首先对输入的符号序列进行空时分路,将其分为长度均为M的T个分组bt=[s1t s2tΛsΛft]T(t=1,2,Λ,T),上标()T表示对矩阵取转置,然后用一组基矩阵{ Φ t } t = 1 T ∈ C M × M , ]]> 对分组{bt}t=1T进行空间上的调制,其中符号C用来表示复数域,得到一个M×1维的符号向量B = Σ t = 1 T Φ t b t = Q · b - - - ( 1 ) ]]> 其中向量b = b 1 T b 2 T Λ b T T T ]]> 为数据符号向量,M×MT维矩阵Q定义为Q=[Φ1 Φ2 Λ ΦT] (2)随后,将符号向量B在时域中沿着对角线方向展开后进行发送,得到空时码字矩阵C = diag ( B ) = diag ( Σ t = 1 T Φ t b t ) - - - ( 3 ) ]]> 假设无线信道为准静态平坦Rayleigh衰落信道,则N个接收天线上收到的信号Y∈CN×M为Y=HC+N (4)其中H∈CN×M为信道矩阵,H中的元素hji表示第i个发射天线到第j个接收天线之间的复路径增益;N∈CN×M为加性高斯白噪声。用1×MT维的行向量qi(i=1,Λ,M)表示矩阵Q的第i行,发送的码字矩阵C为C=diag(q1b,q2b,Λ,qMb) (5)这样,接收信号为Y = HC + N = h 11 q 1 b h 12 q 2 b Λ h 1 M q M b h 21 q 1 b h 22 q 2 b Λ h 2 M q M b M M O M h N 1 q 1 b h N 2 q 2 b Λ h NM q M b + N - - - ( 6 ) ]]> 在接收端,为将数据符号向量b从码字矩阵中分离出来,对YT两边作按列拉直运算vec(·),得到
式中y=vec(YT),n=vec(NT),矩阵G中的向量hj(j=1,Λ,N)表示信道矩阵H的第j行,通过变换将输入、输出的关系式(6)等价为一个(MT,MN)的MIMO系统,因而输出可以用式(7)表示。2)分集增益与编码增益假设接收端具有理想的信道状态信息并且已知基矩阵Q,若接收端将发送的空时码字C=diag(Qb)错误地判决为C ^ = diag ( Q b ^ ) , ]]> 其中错误判决的符号向量b ^ ≠ b , ]]> 则令码字误差矩阵E = C - C ^ , ]]> 符号误差向量e = b - b ^ , ]]> 定义M×M维矩阵R E = E · E H = | q 1 e | 2 | q 2 e | 2 O | q M e | 2 - - - ( 8 ) ]]> 式中,上标()H表示对矩阵取共轭转置,由空时编码的设计准则可知,如果接收端具有N个天线,空时编码的分集增益定义为g d = min e ≠ 0 rank ( R E ) · N , ]]> 其中rank(·)表示求矩阵的秩,从式(8)中可以看出,若|q,e|2≠0(i=1,Λ,M),可使矩阵RE满秩,这样可以获得满分集增益MN;如果矩阵RE的最小秩为r,设RE的r个非零特征值为λi(i=1,Λ,r),则空时编码的编码增益应定义为g c = min e ≠ 0 ( Π i = 1 r λ i ) i / r , ]]> 当矩阵RE满秩时,编码增益则为g c = min e ≠ 0 ( det ( R E ) ) 1 / M . ]]> 由式(8)可得,当RE满秩时,编码增益为g c = min e ≠ 0 ( det ( R E ) ) 1 / M = min e ≠ 0 ( Π t = 1 M | q t e | 2 ) 1 / M - - - ( 9 ) ]]> 3)最优基矩阵的选择设每个输入符号的能量为1,即E{|smt|2}=1,(m=1,Λ,M,t=1,Λ,T),对一个符号周期内每天线上的发射信号功率进行归一化,得到发送的能量为E { | C | | F 2 } = MT , ]]> 其中‖·‖F表示矩阵的Frobenius范数,又因为E { | | C | | F 2 } = E { | | B | | 2 2 } = E { B H B } = E { tr ( B · B H ) } = tr ( QE { b · b H } Q H ) - - - ( 10 ) ]]> 式中‖·‖2表示向量的2-范数,tr(·)表示求矩阵的迹,由于E{b·bH}=IMT,因此基矩阵Q=[Φ1Φ2ΛΦT]应满足功率约束条件tr(Q·QH)=MT (11)考虑功率约束式(11),取满足如下条件的基矩阵QQH=T·IM (12)构造满足行正交条件(12)的随机矩阵Q,通过对Hermitian矩阵作Cayley变换的方法得到行正交矩阵Q;首先用各元素都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复高斯分布的MT×1维随机向量β来生成Hermitian矩阵A=β·βH,其中AH=A,对A作Cayley变换,得到MT×MT维的酉矩阵UU=(IMT+iA)-1(IMT+iA) (13)式中,i = - 1 , ]]> 进而取酉矩阵U的前M行,得到满足条件(12)的行正交矩阵Q,即Q = T · ZU - - - ( 14 ) ]]> 式中,矩阵
最后,采用随机搜索的方法,从基矩阵(14)中选择出最优基矩阵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4180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