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依普利酮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41015.3 | 申请日: | 200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749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仲;李建新;王磊;杜云;黄乐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71/00 | 分类号: | C07J7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依普利酮的合成方法,先用11α-羟基咖哩酮与丙酮氰醇发生双Michael加成/Aldo缩合联串反应生成烯胺(8),后者部分水解生成中间体(5),将化合物(5)在碱性条件下开环至羟基酯11α,17α-二羟基-3-氧代-γ-内酯-孕甾-4-烯-7α,21-二羧酸甲酯(9);化合物(9)消去反应生成烯酯,用三氯氧磷,然后室温反应12-24小时,用二氯甲烷溶剂提取,合并有机相,洗涤后干燥得到化合物(10),接着进行9α,11-双键选择性环氧化反应,水层再用二氯甲烷提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NaHSO3溶液、饱和Na2CO3溶液、稀盐酸以及饱和NaCl溶液洗涤后干燥;常压蒸馏浓缩,生成依普利酮。 | ||
搜索关键词: | 依普利酮 合成 方法 | ||
【主权项】:
1、依普利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先用11α-羟基咖哩酮与丙酮氰醇发生双Michael加成/Aldo缩合联串反应生成烯胺8,后者部分水解生成中间体十六氢-11’-羟基-10’,13’-二甲基-3’,5,20’-三氧代-(4’S,5’S,7’R,8’S,9’S,10’R,11’R,13’S,14’S,17’R)-螺[呋喃-2(3H),17’-[4,7]亚甲基[17H]环戊[a]菲]-5’(2’H)-腈(5),将48.0g化合物(5)在碱性条件下开环至羟基酯11α,17α-二羟基-3-氧代-γ-内酯-孕甾-4-烯-7α,21-二羧酸甲酯(9);化合物(9)消去反应生成烯酯,用三氯氧磷,然后室温反应12-24小时,用二氯甲烷溶剂提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稀盐酸、饱和Na2CO3溶液和水洗涤后干燥,蒸去溶剂得到固体17α-羟基-3-氧代-γ-内酯-孕甾-4,9(11)-二烯-7α,21-二羧酸甲酯(化合物或烯酯10),化合物(10)接着进行9α,11-双键选择性环氧化反应,磷酸氢二钾、三氯乙氰和双氧水,维持在5-10℃,恒温反应10-24小时,分出有机相。水层再用二氯甲烷提取,合并有机相。依次用NaHSO3溶液、饱和Na2CO3溶液、稀盐酸以及饱和NaCl溶液洗涤后干燥;常压蒸馏浓缩,生成9,11α-环氧-17α-羟基-3-氧代-γ-内酯-孕甾-4-烯-7α,21-二羧酸甲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4101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
- 下一篇:压电谐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