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球载体的阵列式生物芯片及其编码解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40738.1 | 申请日: | 200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710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2-21 |
发明(设计)人: | 顾忠泽;陆祖宏;刘兆斌;肖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微球载体的阵列式生物芯片及其编码解码方法是一种对生物样品进行核酸检测的一种简单、方便的高通量检测的方法,该芯片由微球载体(2),聚二甲基硅氧烷层(3),玻璃片(4),编码分子(5),核酸或蛋白质探针分子(6)几部分构成;微球载体为有序排列,并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层(3)固定在玻璃片上,编码分子与核酸或蛋白质探针分子(6)共价偶连到微球载体上。编码解码方法是利用作为微球载体的珠光染料,或荧光微球,或磁性球粒子同一物理性不同的两种状态,与粒子上的编码序列杂交信号有无的特性,形成一个特异的二进制数,从而为粒子编码;最后,样品中靶分子的存在与否利用其与探针序列杂交信号的有无来确定。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载体 阵列 生物芯片 及其 编码 解码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微球载体的阵列式生物芯片,其特征在于该阵列式生物芯片由微球载体(2),聚二甲基硅氧烷层(3),玻璃片(4),编码分子(5),核酸或蛋白质探针分子(6)几部分构成;各微球载体(2)之间的距离相等,并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层(3)固定在玻璃片(4)上,编码分子(5)与核酸或蛋白质探针分子(6)共价偶连到微球载体(2)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4073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