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雾中电火花铣削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510028886.1 | 申请日: | 2005-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730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2-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万生;顾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H1/08 | 分类号: | B23H1/08;B23H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雾中电火花铣削加工方法,属于特种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进行电火花铣削加工时,在工件电极和工具电极之间使用雾作为电介质来进行放电加工,从而使放电间隙大于气中加工和液中加工,使电介质容易击穿形成放电通道,并减少液体的使用量,实现绿色加工,同时在加工中,工具电极可以旋转以加速放电通道的消电离及促进加工产物的排出,提高加工的稳定性和效率。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加工速度和良好的表面质量,又能够控制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制造的要求。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火花 铣削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雾中电火花铣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雾介质产生:采用雾气发生装置将电介质液体和气体混合,得到雾介质,作为电火花加工的工作介质,雾介质为气液两相流,其中气相为连续相而液相为分散相,雾介质的雾滴直径小于放电加工间隙;(2)工具电极喷雾:工具电极采用中空式电极,一端开口喷出雾介质并进行放电加工,另一端作为雾介质的入口,工具电极距离工件的放电加工间隙小于等于1mm,距离最小处与工件分离;(3)铣削加工:工具电极在工件表面做逐层扫描运动,进行三维铣削加工以去除工件材料,最终得到需要的工件尺寸和表面,铣削加工的脉宽在100微秒至1秒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2888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导航系统的路线探测方法
 - 下一篇:纺粘法聚乳酸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