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苓人工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21530.5 | 申请日: | 200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918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2-28 |
发明(设计)人: | 何毅;赵勇;吴映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源市大巴山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A01G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636350四川省万源市太平镇***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苓人工栽培方法,该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选用灰色猪屎苓菌种以提高猪苓生长力和产量、确定栽培环境、培育蜜环菌棒和坑栽。坑栽时使苓种块菌丝断面与蜜环菌索紧密结合,以便使猪苓与蜜环菌建立良好营养关系。所述方法针对现有猪苓人工栽培技术的不足,提高了猪苓人工栽培质量及其产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猪苓 人工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猪苓人工栽培方法,该方法由如下步骤组成:(1)选用灰色猪屎苓为猪苓菌种;(2)确定栽培环境:选择海拔1000-1800米,年平均气温11-12℃的灌木丛林地作为栽培地,其土壤为酸性腐质土;(3)培育蜜环菌棒:选择直径8-12cm的阔叶树木,砍成60cm的木段,在其两侧每隔5-6cm砍上深达木质部的鱼鳞口;挖长宽各70cm、深40cm的窖,窖底先铺一层1cm厚的阔叶树叶,将砍好的木段一根根并排铺在窖底,每两根木段之间夹入2-3根蜜环菌枝,盖一层2-3cm厚的薄土;然后用上述方法继续培植蜜环菌棒3-4层,最后在上面盖土8-10cm,表面再盖一层树叶,以后浇水保持湿润,2-3个月后作为猪苓生长的营养来源;(4)坑栽:选择每年4-6月或9-11月为猪苓栽培时间,在选好的栽培地中,挖长宽各70cm,深30cm的窖,先在窖底铺一层1cm厚的阔叶树叶或树枝,平放5-6根蜜环菌棒;将猪苓菌种横切成块,在每两根蜜环菌棒间将3-4块猪苓菌种的横断面均匀地排放在蜜环菌棒上菌索密集处,且用土压实,然后盖上一层1cm厚的湿润阔叶树叶,覆土4-5cm厚并填平;以后按前述方法再种第二层,上面覆土8-10cm,最上面覆盖树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源市大巴山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万源市大巴山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2153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击式水轮机液压控制多喷嘴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低辐射环保电脑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