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循环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0510020287.5 | 申请日: | 200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673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9-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强;翟俊;王祥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毕家琨 |
地址: | 400044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循环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器,它具有一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上半部中央的内腔,形成两个污泥反应室;第一污泥反应室底部接有进泥管,顶部则设有出水堰和排水管,第一污泥反应室的上部设第一三相分离器,其排气管向上接气液分离器;第二污泥反应室的顶部设第二三相分离器,引出沼气上升管向上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底部接有循环下降管,该管向下伸至第二反应室下部,气液分离器顶部接有沼气排放管;第二反应室的底部即外壳的底部为漏斗形的污泥压缩区,污泥压缩区的底部设排泥管。本装置可实现污泥在浓缩过程中消化,在消化过程中浓缩,浓缩和消化一体化处理,且浓缩功能与消化功能相互促进,处理能力强,工艺简单,反应器容积小。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污泥 浓缩 消化 一体化 反应器 | ||
【主权项】:
1、内循环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上半部中央的内腔,形成两个污泥反应室;第一污泥反应室位于反应器上半部,是由反应器的外壳与内腔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二污泥反应室位于反应器中间,是由外壳的下半部和内腔内的空间共同形成,外壳的下半部收缩,缩小至口径与内腔相当,与内腔正对;第一污泥反应室底部接有进泥管,顶部则设有出水堰和排水管,在第一污泥反应室的上部还设有第一三相分离器,第一三相分离器的排气管向上接气液分离器;第二污泥反应室的顶部设有第二三相分离器,引出沼气上升管向上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底部接有循环下降管,该管向下伸至第二反应室下部,气液分离器顶部接有沼气排放管;第二反应室的底部即外壳的底部为漏斗形的污泥压缩区,污泥压缩区的底部设排泥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2028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