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细控制钢管混凝土膨胀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9476.0 | 申请日: | 200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772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5-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曙光;丁庆军;吕林女;何永佳;王发洲;王红喜;彭艳周;邹定华;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22/14;C04B18/12;C04B22/06;C04B38/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控制钢管混凝土膨胀的方法。一种精细控制钢管混凝土膨胀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膨胀剂精细设计与调控:(1)膨胀剂膨胀源及原材料选取,(2)膨胀剂组分精细设计与调控,(3)膨胀剂颗粒级配精细设计与调控;2)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调节材料制备与选取;3)混凝土膨胀量综合精细设计与控制:钢管混凝土配合比:水胶比0.28~0.42,单位用水量175~195kg/m3,单位水泥用量400~500kg/m3,砂率35~42%,膨胀剂掺量所占总质量10~18%,粉煤灰+矿渣掺量所占总质量0~20%+0~25%、且总掺量≤25%,湿度调节材料掺量为砂用量的比例10-20%,高效减水剂掺量所占总质量0.8~1.8%。本发明实现钢管混凝土膨胀的精细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细 控制 钢管 混凝土 膨胀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精细控制钢管混凝土膨胀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膨胀剂精细设计与调控:(1)膨胀剂膨胀源及原材料选取:一方面将膨胀剂的膨胀源设计成由AFt、Mg(OH)2和Fe(OH)3三种膨胀源,另一方面在膨胀剂中掺入孔隙率为25~40%的沸石粉多孔材料;原材料为:硫铝酸盐水泥熟料,方镁石经950~1050℃锻烧后的MgO,天然或人工硬石膏,孔隙率为25~40%的沸石粉,400~500m2/kg且RO相Km(MgO/(FeO+MnO))>1的钢渣;所述的硫铝酸盐水泥熟料,其矿物组成为C4A3S:50~82%、C4AF:3~13%、C2S:5~37%:(2)膨胀剂组分精细设计与调控:膨胀剂的化学组成成分除按质量百分含量为SO3:25~35%、Al2O3:10~15%、CaO:15~35%、MgO:6-8%、SiO2:15~35%、FeO:4~6%、R2O:0.2~0.75%控制,且按质量比:SO3/Al2O3=2~3;SO3/MgO=4~5;SO3/FeO=6~8控制;(3)膨胀剂颗粒级配精细设计与调控:膨胀剂的颗粒级配按粒度/μm:<45其质量百分含量为5~10%,粒度/μm:45~100其质量百分含量为35~45%,粒度/μm:100~250其质量百分含量为40~55%,粒度/μm:>250其质量百分含量为5~10%,进行精细设计和控制;2).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调节材料制备与选取:选择化学成份质量范围在:SiO2:55~65%、Al2O3:18~25%、Fe2O3:6~10%、CaO+MgO:4~6%、K2O+Na2O:2~5%、烧失量3~5%的原材料,利用回转窑在1100~1300℃条件下焙烧15~20min;出炉温度控制在800~900℃,急冷至700℃,700~400℃缓慢冷却,400℃以下采用急冷;冷却至室温后采用反击式破碎机或锤式破碎机破碎至2~16mm,制得调节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的湿度调节材料;湿度调节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为10~20%;3).混凝土膨胀量综合精细设计与控制:钢管混凝土配合比:水胶比0.28~0.42,单位用水量175~195kg/m3,单位水泥用量400~500kg/m3,砂率35~42%,膨胀剂掺量所占总质量10~18%,粉煤灰+矿渣掺量所占总质量0~20%+0~25%、且总掺量≤25%,湿度调节材料掺量为砂用量的比例10-20%,高效减水剂掺量所占总质量0.8~1.8%;膨胀剂的掺量进行如下精细设计:(1)据胶凝材料确定膨胀剂基本掺量:使“水泥+掺合料+膨胀剂”体系的SO3等于5%以确定膨胀剂基本掺量;(2)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掺合料以及减水剂确定膨胀剂掺量:膨胀剂掺量=膨胀剂基本掺量×(1+m/25)×[1+log(Ja/β)]×γ式中:m为掺合料总掺量(%);Ja为减水剂掺量(%);β为减水剂影响系数,若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则β=0.7,若减水剂为聚羧酸盐减水剂,则β=0.9;γ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影响系数,若强度等级≤C50,则γ=1,若强度等级>C50,则γ=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947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