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和使用该材料的电池无效
| 申请号: | 200510019159.9 | 申请日: | 2005-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713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曹余良;周文超;杨汉西;艾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4/04;H01M12/06;H01M10/30;H01M6/0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必武 |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和使用该材料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负极材料是金属磷化物、导电剂和粘结剂的混合物,三者的重量份数为:金属磷化物60~ 95%,导电剂30~ 2%,粘结剂10~3%;金属磷化物的通式为MxP1-x,其中x=0.05~0.95,金属(M)为过渡金属或非过渡金属,金属(M)是一种金属或多种金属。本发明提及的金属磷化物作为一次电池负极材料时,在2000mA/g的电流下,可得到710mAh/g的放电容量,优于同条件下锌电极的电性能;而当金属磷化物用作为二次电池储氢负极材料时,在1000mA/g的电流下放电容量可达到330mAh/g,循环100周后仍具有300mAh/g的放电容量,优于常用稀土储氢合金的性能。因此可以提高现有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满足现代电子设备的需求。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使用 | ||
【主权项】:
1、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负极材料是金属磷化物、导电剂和粘结剂的混合物,三者的重量份数为:金属磷化物60~95%,导电剂30~2%,粘结剂10~3%;金属磷化物的通式为MxP1-x,其中x=0.05~0.95,金属M为过渡金属或非过渡金属,金属M是一种金属或多种金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915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丙烯酸树脂
- 下一篇:羟基苯丙酸酯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