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红外光谱对树脂微球进行编码和识别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8432.6 | 申请日: | 2005-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687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0-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立;刘烈雄;赵元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1/12;G06K19/0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红外光谱对树脂微球进行编码和识别的方法,步骤为:①建立聚苯乙烯类树脂微球的特征条形码库;②将待鉴定树脂微球的红外光谱按相同转换规则转化为条形码;③将待鉴定条形码与特征条形码库中的特征条形码一一比较,以百分率表示待鉴定条形码与某特征条形码位置相同条符的个数,若比例大于规定值N,表明则该待鉴定树脂微球含该特征条形码所对应的苯乙烯或其同系物成分。该方法将树脂微球红外光谱图中与分子结构有关峰位置、强度和半峰宽等信息转化为条形码,以便于对聚苯乙烯类树脂微球进行快速自动识别,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尤其有助于高通量药物筛选系统的实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红外 光谱 树脂 进行 编码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红外光谱对树脂微球进行编码和识别的方法,其步骤为:(1)、建立聚苯乙烯类树脂微球的特征条形码库步骤(1.1)、获取所有聚苯乙烯类树脂微球的可编码的红外振动特征峰;步骤(1.2)、将所得的可编码的红外振动特征峰按照下述转换规则转化为特征条形码;步骤(1.3)、将所得的特征条形码输入库中;(2)、将待鉴定树脂微球的红外光谱按下述转换规则转化为条形码;(3)、将待鉴定条形码与特征条形码库中的特征条形码一一比较,得到待鉴定条形码与某特征条形码位置相同条符的个数,如相同条符的个数与该特征条形码总条符的个数之比大于规定值N,则表明该待鉴定树脂微球含该特征条形码所对应的苯乙烯或其同系物成分,N的取值范围为50%~80%;上述转换规则为:(a)、条形码的位置与特征峰/红外光谱的频率相等;(b)、条形码的宽度等于特征峰/红外光谱的半峰宽;(c)、条形码的颜色用黑色和灰色表示,其中黑色条形码表示对应特征峰/红外光谱的强度高于所有特征峰/红外光谱的平均强度,灰色条形码表示对应特征峰/红外光谱的强度低于所有特征峰/红外光谱的平均强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843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直放站获取转换点位置信息的方法
- 下一篇:拖车联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