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钌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2266.9 | 申请日: | 200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903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1-31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路芳;刘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46 | 分类号: | B01J23/46;B01J35/12;B01J37/03;B22F9/24;C22B11/00;C30B29/6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1602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钌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具体为:Ru3+可溶性无机盐在水溶液中与络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反应,形成高分子保护的钌配合物,低温还原得到钌纳米线。该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采用水溶液体系,绿色环保,制备的金属钌纳米线水溶液无须做任何处理,即可直接作为催化剂用于水/有机两相反应体系,避免了纳米线分离过程中的弊端(如氧化、团聚等问题),实现了纳米线的原位合成和催化反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纳米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金属钌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a)将Ru3+可溶性无机盐与络合剂溶解在水中,其中Ru原子与络合剂单体的摩尔比为1∶1-100,升温至60-80℃,保持1-3小时;b)将步骤a的溶液置入密封容器中,还原气氛下,升温至60-80℃,保持1-3小时,得目标产物;所述络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226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