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组件的铜导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10004186.9 | 申请日: | 2005-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632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祐玮;蔡文庆;黄国有;林惠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 | 分类号: | G02F1/136;G02F1/133;G03F7/20;H01L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科学***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铜导线结构,应用在一LCD组件中,铜导线结构至少包括一图案化铜导线层(Patterned Copper Layer),形成于一玻璃基板上;一阻障层(Barrier Layer),形成于图案化铜导线层上方,且阻障层的材料至少含有氮或磷其中之一;或是一合金材料化学式为M1M2R,其中,M1为钴(Co)或钼(Mo),M2为钨(W)、钼(Mo)、铼(Re)或钒(V),R为硼(B)或磷(P)。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组件 导线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铜导线结构,应用在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组件中,该铜导线结构至少包括:一图案化铜导线层,形成于一玻璃基板上;一阻障层,形成于该图案化铜导线层上方,且该阻障层的材料至少含有氮或磷其中之一,或是一合金材料化学式为M1M2R,M1为钴(Co)或钼(Mo),M2为钨(W)、钼(Mo)、铼(Re)或钒(V),R为硼(B)或磷(P)。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0418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掺铬镱铝石榴石晶体的生长方法
- 下一篇:用于光盘基质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