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球、电子部件电极的形成方法和电子部件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480020920.4 | 申请日: | 2004-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826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8-30 |
发明(设计)人: | 住川雅人;村山里奈;小川将志;松下清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5/00 | 分类号: | H01B5/00;H01L21/60;H05K3/3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浦柏明;刘宗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用由Cu层3与非共晶组分的Sn-5.5Ag合金层2构成的覆盖层覆盖由非金属材料构成的大致球状的核4来形成导电球部1。通过焊剂将导电球部1配置在电子部件的焊盘上,在峰值温度达到250~260℃的加热温度下进行回流。使非共晶组分的Sn-5.5Ag合金成为固相部分与液晶部分共存的状态,流动性比较少,使在Cu层3的表面上形成的SnCu层不露出地固定在焊盘上。能够不露出焊料粘润性比较差的SnCu层形成电极。在该电子部件与电路基板之间,能够形成具有良好的电传导性及机械强度的连接部。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电子 部件 电极 形成 方法 以及 电子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导电球,其特征在于,具备:形成为大致球状,并且由非金属材料构成的核(4);覆盖上述核的表面,并且至少包含第1金属层(2)与第2金属层(3)的覆盖层,上述第1金属层(2)由包含Sn并且具有非共晶组分的第1合金构成,上述第2金属层(3)由至少包含Cu或者Ni的至少一方的第2合金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8002092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