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尾气微粒捕集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420043503.9 | 申请日: | 2004-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7676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6-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冶;马远华;胡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力金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3/023 | 分类号: | F01N3/023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燕玲 |
| 地址: | 511442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机尾气微粒捕集器,主要包括由平行排列状的扁袋式过滤元件4组成的双室过滤器5-1及5-2和柴油燃烧器7。当燃烧器7与过滤室5-1连通时,转换阀2则关闭过滤室5-1,而开通过滤室5-2。反之亦然,使得过滤与再生分区交替进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所述燃烧器设置在装置的低压端,即尾气过滤后的排放侧。使得燃烧器产生的热气通过金属纤维过滤介质间接传导加热微粒层,微粒燃烧所需的氧气来源于热气中的过剩氧气,控制了微粒的燃烧速度;使得过滤元件的温度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了本装置的安全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尾气 微粒 捕集器 | ||
【主权项】:
1、一种柴油机尾气微粒捕集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扁袋式过滤元件的双室过滤室和柴油燃烧器,其柴油燃烧器(7)通过燃烧器移动气缸(6)与过滤室的一端连接,柴油机尾气进气口(1)设置在过滤室的另一端,所述过滤室分为(5-1)、(5-2)双室结构,过滤室内设置的扁袋式过滤元件(4)呈平行排列状;柴油燃烧器布置在过滤室的低压端,所述低压端是尾气过滤后的排放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力金属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力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2004350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