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张拉预应力筋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420035231.8 | 申请日: | 200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6774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5-02-09 |
发明(设计)人: | 邵旭东;万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旭东;万国强 |
主分类号: | E04C5/08 | 分类号: | E04C5/08;E01D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4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二次张拉预应力筋结构。由固定端垫板(1),P锚(2),固定端螺旋筋(3),波纹管(5),钢绞线(4),张拉端锚具(8),张拉端垫板(6),张拉端螺旋筋(7)组成。解决了现有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损失偏大的问题。固定端垫板(1),P锚(2)和张拉端垫板(6)构成承力架构,固定端用P锚(2)固定钢绞线(4),张拉端用能实施二次张拉的张拉端锚具(8),第一次张拉钢绞线(4)至设计荷载值,锚固。第二次将张拉端锚具(8)整体拉至设计荷载值,锚固。通过实施第二次张拉锚固,弥补了第一次张拉锚具回缩所产生的预应力损失,提高预应力筋效率。主要是用于公路、铁路桥梁、工民建筑等有中、短束预应力筋的混凝土构件中。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预应力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二次张拉预应力筋结构,由固定端垫板(1)、P锚(2)、固定端螺旋筋(3)、波纹管(5)、钢绞线(4)和能实施二次张拉的张拉端锚具(8)、张拉端垫板(6)、张拉端螺旋筋(7)八部分组成。各部分呈柱状排列,一端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固定端,顶端P锚顶住固定端垫板,靠近固定端垫板的钢绞线(4)周围布置固定端螺旋筋;另一端是张拉端,顶端是能实施二次张拉的张拉端锚具(8),锚具(8)紧靠张拉端垫板(6),靠近张拉端垫板(6)周围布置张拉端螺旋筋(7);中部是钢绞线(4)。其特征是:采用二次张拉时能将锚具自身整体张拉锚固的锚具(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旭东;万国强,未经邵旭东;万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2003523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灯头的车用高气压放电灯
- 下一篇:非贯通式棘轮单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