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减震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420007645.X | 申请日: | 2004-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6839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5-03-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志;彭千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明志 |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B62K25/04 |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宇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安仪 |
| 地址: | 537400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包括由上下内外弹簧、隔离定位。套筒下部口与支承筒杆的直端口之间有密封垫密封。上下内外弹簧分上下段,段与段之间有上下弹簧座定位圈分隔成各单独体,弹簧内腔有活动顶杆,套筒内孔里有支承筒杆,支承筒杆、上下内外弹簧隔离定位圈,皮碗、密封圈内孔,内腔有活动顶杆,活动顶杆上端是盖,盖上是支承圈,活动顶杆下端装有止位垫。支承筒杆底部是下支承圈。优点是设计合理,制造容易,安装使用方便,寿命长,安全可靠。适于摩托车后凳上使用。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减震器 | ||
【主权项】:
1、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包括由上下支承圈、止位垫、支承筒杆、活动顶杆、密封圈、上下内外弹簧、减震器体,其特征在于减震器体(13)内腔里有上内外弹簧(18、12),下内外弹簧(10、11),下内外弹簧(10、11)至上内外弹簧(18、12)之间相隔有上下弹簧座定位圈(19)、皮碗支承(20),定位圈(19)、皮碗支承(20)中心孔有活动顶杆(25)穿过,活动顶杆(25)也穿过上下内外弹簧(10、11、12、18),和穿过支承筒杆(4),减震器体(13)的下端部与套筒(6)上端部之间有活塞环(7、8、23、24)密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明志,未经陈明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2000764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