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钛合金锭的加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410084413.9 | 申请日: | 2004-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609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4-27 |
发明(设计)人: | 葛宪平;杨昭;沈燕源;顾新根;施惠康;张得昭;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70 | 分类号: | C21D9/7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忠 |
地址: | 2009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钛、钛合金锭的加热方法,用于钛(钛合金)铸锭的轧制开坯,其特征是采用“均热炉加热铸锭工艺”:(1)设计一个上表面有凹坑(与铸锭匹配)的块状隔离装置,平放在靠近炉墙的均热炉炉底上;(2)将将钳入均热炉内的铸锭,一端竖于隔离装置的凹坑处,另一端斜靠在炉墙上;相邻铸锭保持一定距离;(3)加热铸锭时,先保温15分钟,入炉温度≤800℃;再以≤60℃/h的速度加热升温至T设定设定下保温2.5小时后出均热炉,在初轧机上进行热加工开坯。实施本发明专利,具有工艺简单、生产组织便捷的特点,解决了均热炉加热钛及钛合金铸锭时的燃烧现象。与锻压开坯工艺相比,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冶金成本降低2000元/吨钢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加热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钛、钛合金锭的加热方法,其特征是用于初轧机热加工轧制开坯的钛、钛合金铸锭,采用“均热炉加热工艺”:第一步,设计一个块状隔离装置,隔离装置采用耐火材料制成,块状隔离装置的上表面有凹坑,凹坑尺寸略大于钛、钛合金铸锭直径;第二步,先将块状隔离装置钳入均热炉内,平放在靠近炉墙的炉底上;再将钛、钛合金铸锭钳入均热炉内,铸锭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竖于块状隔离装置上表面的凹坑处,另一端斜靠在均热炉的炉墙上;相邻铸锭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第三步,加热时,先将铸锭在均热炉内保温15~20分钟,铸锭的入炉温度600℃~800℃;然后升温,以30~60℃/h的速度加热升温至设定温度T设定=900℃~1000℃,T设定的具体温度根据钛或钛合金的成分确定;最后,铸锭在T设定下,保温2~3小时,其各点温度差≤30℃,铸锭出均热炉,在初轧机上进行热加工开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8441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