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固态吸附搅拌棒热解析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410046349.5 | 申请日: | 200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707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2-14 |
发明(设计)人: | 关亚风;刘文民;王海龙;王涵文;赵景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4 | 分类号: | G01N30/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1602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用于固态吸附搅拌棒热解析器的装置,涉及样品检测技术领域,为一种与气相色谱仪联用的热解析装置,主要用于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和固态吸附剂所吸附富集的痕量物质的解析。该装置由解析管,解析内衬管,密封圈,解析吹扫气路,辅助吹扫气管路,加热体及温控元件,样品传输管组成。固相微萃取搅拌棒或固态析附剂在解析内衬管中完成热解析,而样品传输线的加热由热解析管和气相色谱进样口共同完成。该装置具有体积小,加热速度可控,解析完全,功率消耗低,操作方便等特点。与气相色谱保留间隔柱技术配合使用,不需要二次冷阱就能起到对解析谱带压缩,满足毛细管色谱分离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固态 吸附 搅拌 解析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固态吸附搅拌棒热解析器的装置,由解析管,解析内衬管,密封圈,解析器上盖,解析吹扫气路,辅助气路,加热体和样品传输管组成;其特征在于:热解析器的解析管上端开放,下端有一小孔;解析管上端开口外周缘设有螺纹,与解析器上盖开口内壁的螺纹相适配,两者可旋接固定;解析管内放置内衬管,其上端亦为开放口,下端的单收口固连有样品传输管,样品传输管下端从解析管下端的小孔穿出,与气相色谱进样器连通;样品传输管与小孔圆周之间有毛细管密封卡套密封固接;在内衬管上端套有密封圈,解析器的上盖与解析管内腔之间由该密封圈密封;解析管外周缘下部覆设有加热体,加热体与温控器电连接;解析吹扫气路由解析器上盖中心穿入,与内衬管内腔连通;辅助气管路从解析管的侧面穿入,与解析管内腔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4634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