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脊形光波导的强限制多模干涉耦合器的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410031516.9 | 申请日: | 2004-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670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樊中朝;余金中;陈少武;王章涛;陈媛媛;李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2B6/136 | 分类号: | G02B6/136;G02B6/2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100083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基于脊形光波导的强限制多模干涉耦合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以下步骤:(1)按器件参数设计好版图后,在需要深刻蚀的区域空隙中添加额外图形,减少需要深刻蚀区域的被刻蚀面积,加大需要深刻蚀区域与需要浅刻蚀区域被刻蚀面积大小的差别和布局的不均衡性,在需要产生锥形波导的区域添加额外的图形,使得锥形波导的区域被刻蚀面积大小沿波导方向逐渐变化;(2)制版光刻;(3)进行反应离子刻蚀;(4)在表面覆盖波导上包层,完成后续制作工艺。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脊形光 波导 限制 干涉 耦合器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脊形光波导的强限制多模干涉耦合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以下步骤:(1)按器件参数设计好版图后,在需要深刻蚀的区域空隙中添加额外图形,减少需要深刻蚀区域的被刻蚀面积,加大需要深刻蚀区域与需要浅刻蚀区域被刻蚀面积大小的差别和布局的不均衡性,在需要产生锥形波导的区域添加额外的图形,使得锥形波导的区域被刻蚀面积大小沿波导方向逐渐变化;(2)制版光刻;(3)进行反应离子刻蚀;(4)在表面覆盖波导上包层,完成后续制作工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3151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繁殖巴东木莲的方法
- 下一篇:光拾取器驱动装置的支持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