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皂苷类化合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200410026557.9 | 申请日: | 2004-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562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姚新生;李连达;王乃利;张荣利;陈海峰;沈平;曲戈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8 | 分类号: | A61K31/7048;A61P9/10;A61P9/12;A61P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5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具有通式(I),(II)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在防治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利用多种分离手段,从中药及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或者通过合成以及半合成手段获得具有通式(I)和(II)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采用单体化合物或者不同比例组成的混合物,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口服或者非口服制剂,用于防治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心率不齐,心肌缺血,高血压,高血脂,血液粘稠等多种心血管疾病。通式(I)通式(II)(如图)通式(I),(II)中:R1=β-D-葡萄糖;R2=直链糖链或支链糖链,其糖链组成糖的类型包括β-D-葡萄糖、α-D-葡萄糖、α-L-鼠李糖、β-D-半乳糖、α-D-半乳糖、β-D-甘露糖、α-D-甘露糖、β-D-阿拉伯糖、α-D-阿拉伯糖、β-D-木糖、α-D-木糖、β-D-核糖、α-D-核糖、β-D-来苏糖、α-D-来苏糖、α-D-夫糖以及上述各个六碳醛糖相对应的6-去氧糖及2,6-二去氧糖。R3=H,CH3。 | ||
| 搜索关键词: | 皂苷 化合物 治疗 心血管疾病 用途 | ||
【主权项】:
皂苷类化合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用途 1利用多种分离手段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或者通过合成及半合成手段获得具有 通式(I)或(II)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以单体化合物或者不同比例混合组成的复方 在防治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具有下列通式(I)或(II)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结构:
通式(I)或(II)中: R1=β-D-葡萄糖 R2=直链糖链或支链糖链,其糖链组成糖的类型包括β-D-葡萄糖、α-D-葡萄糖、α-L- 鼠李糖、β-D-半乳糖、α-D-半乳糖、β-D-甘露糖、α-D-甘露糖、β-D-阿拉伯糖、α-D-阿拉 伯糖、β-D-木糖、α-D-木糖、β-D-核糖、α-D-核糖、β-D-来苏糖、α-D-来苏糖、α-D-夫糖 以及上述各个六碳醛糖相对应的6-去氧糖及2,6-二去氧糖。 R3=H或CH31-1、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式为(I)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Methylprotodioscin(MPD)在 防治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其结构为通式(I)中, R1=β-D-glucose
R3=CH31-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为(II)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Pseudoprotodioscin(PPD) 在防治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其结构为通式(II)中, R1=β-D-glucose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中心,未经深圳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2655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