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硅发热元件冷端部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410026085.7 | 申请日: | 2004-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569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1-26 |
| 发明(设计)人: | 金志浩;高积强;乔冠军;王红洁;杨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C04B35/622;C04B35/63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俊阁 |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发热元件发热部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12个工艺步骤,碳化硅、石油焦粉、石墨粉、活性炭粉、硅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9、0.05~0.5、0~0.2、0~0.1、0~0.3,分别添加醇溶、水溶性酚醛树脂和有机增塑剂和乙醇;成形坯体入真空气氛烧结炉1450℃~1850℃烧结,得到主晶相为α-SiC,具有一定气孔率的发热元件发热部。本发明制备出主晶相为α-SiC,气孔率可调,游离硅含量<2%的发热元件发热部;电阻可控制,均匀性好;可使用大颗粒碳化硅作为原料,烧结产品晶粒大,抗氧化,强度高;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的发热部制造,性能均匀、稳定,远高于目前的技术。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发热 元件 冷端部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碳化硅发热元件冷端部的制造方法,包括配料、干燥、碾压、造粒、过筛、挤压、烘干、烧结工艺步骤,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为:步骤1:将质量分数为0.30~0.90的碳化硅粉料、0.05~0.5的石油焦粉、0~0.2的石墨粉、0~0.1的活性炭粉、0~0.3的硅粉,在搅拌机或轮碾机上混合0.2~1小时;步骤2:在上述混合均匀的粉料中另外添加质量分数为0.05~0.25的醇溶性酚醛树脂,在轮碾机上碾压0.5~1.5小时;步骤3:将碾压料破碎成块状,常温放置或50~80℃温度下干燥处理;步骤4:将干燥处理的原料碾压破碎,过8~120目筛造粒,待用;步骤5:将待用原料加入质量分数0.01~0.20的水溶性酚醛树脂,混碾10~45分钟;步骤6:将混碾好的原料密封,放置6~24小时;步骤7:原料在螺旋挤压机或活塞挤压机上连续挤压出成形坯体,切割得到所需长度;步骤8:坯体在室温静置干燥24小时以上;步骤9:成形坯体放入烘窑中加热至150~200℃,保温1~3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出窑,得到具有足够强度的碳化硅成形坯体;步骤10:坯体进行切割等后加工工序,达到产品尺寸要求;步骤11:坯体放入真空气氛烧结炉,周围填埋工业硅颗粒,升温至1450~1850℃,保温0.5~4小时烧结,随炉冷却室温,得到主晶相为α-SiC、β-SiC和游离硅的致密发热元件冷端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2608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酒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应用协议数据安全交换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