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高浓度含氨废水的除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310117154.0 | 申请日: | 200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623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吴成强;贺宏;张长斌;张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1/74;B01D9/02;B01D53/58;B01D53/86;//;10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方法采用化学沉淀的方法处理高浓度含氨废水,通过在废水中添加含镁、磷药剂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变成MgNH4PO4·6H2O(MAP)晶体,该晶体经过干燥、热解后,其热解产物——磷酸氢镁回收后循环使用,热解尾气中的氨气在低温选择性催化剂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氮气。本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废水中高浓度的氨氮,避免了复杂的生物脱氮工艺流程,节约了大量能耗;回收并循环使用在废水中添加的含镁、磷药剂,避免了化学法沉淀氨氮过程所需高额的药剂费用,显著地降低了处理成本;热解所产生的氨气被催化氧化为氮气排放,避免了氨气排放造成的对大气的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浓度 废水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处理高浓度含氨废水的方法,其特征是(1)添加含Mg、P药剂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变为磷酸铵镁的晶体;(2)对磷酸铵镁晶体回收后进行加热分解;(3)对热解尾气中的氨氮通过低温氧化催化剂在氧气的作用下氧化为氮气,将热解产物磷酸氢镁回收后重新用于废水的氨氮去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31011715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氧化铝新工艺
- 下一篇: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高度酸性的金属化有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