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200310112623.X | 申请日: | 2003-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628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6-22 |
| 发明(设计)人: | 蔡学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学勤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蒜栽培种植技术,其特点是:选用青龙白蒜优良品种,采取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搞好田间管理,合理运筹肥水,及时中耕锄草,严禁使用激素,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期采收蒜薹等先进技术。本发明大幅度提高了大蒜的品质和产量,蒜薹平均单产523.13公斤,蒜头平均单产550.09公斤,分别比原有技术平均单产增49.28公斤和增47.26公斤,亩增效益150元左右。同时有效地减少了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在大蒜生产中的使用量,减轻了田间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由于增施了有机肥,加之玉米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理化性状,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
| 搜索关键词: | 大蒜 优质 高产 栽培技术 | ||
【主权项】:
1、一种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选用优良品种栽培品种应选择具有优质、丰产、耐贮、抗病等特点的品种,江苏省射阳县培植的“青龙白蒜”在这些方面的优势突出,因此,选择以该品种作为当家品种;同时选用成都“二水早”作为搭配应市品种,发挥其早熟、优质的特性,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不断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采用大蒜繁育和组织培养等科学技术措施,提高青龙白蒜的优良种性,确保优质高效益;(2)、适期播种从气候条件来讲,秋播大蒜的播种适期,是当日平均气温达到20~22℃,幼苗在越冬之前能长出6-8片叶,最佳气温22.8℃,青龙白蒜适期播种期为9月份左右;合理密植:一般情况下,纯种田或长期套种玉米的田块,行距20cm,株距18cm,亩密度在1万株左右;棉套田,行距17cm,株距8cm,林套折实每亩1.5万株为宜。化学除草:在大蒜播后苗前每亩用24%果尔乳油48ml~72ml,兑水50kg进行土壤表面喷施,一次用药,一般就可基本控制全程草害,用药后需顺行覆盖秸草,每亩200kg左右;(3)、搞好田间管理合理运筹肥水:大蒜对N、P2O5K2O三元素需求的比例为8.6∶7.4∶8.6,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施肥习惯,在施肥总量上要采取“稳磷、控氯、增钾”的策略,基肥占总用肥量的70%;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肥要按照“轻施提苗肥,巧施返青肥,重施抽薹肥、补施催头肥”的原则进行;提苗肥,宜在2-3叶期施用,此时大蒜已进入自养生长阶段,可视苗情亩施1000kg左右腐熟的粪肥兑水泼浇;返青肥,宜在3月中晚,当气温逐步回升,大蒜即将开始返青生长时追施,一般亩施尿素15kg~20kg,或碳铵40kg左右,基肥不足的田块,亩加施复合肥25kg左右,采取开沟集中深施;抽薹肥,在四月中旬大蒜鞘叶(最后一叶)刚露尖时追施效果最好,一般亩施三元素复合肥40kg~50kg,以满足抽薹和蒜头膨大生长的需要;及时中耕锄草:中耕主要在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在3叶期至“大寒”,此期宜进行两次深度2cm左右的深中耕,促进根系下扎,培育壮苗;二是在“立春”至“春分”,宜进行3-4次,1.5cm-1.0cm深的中浅锄,中耕要求不伤根、不伤苗、除净草,“清明”以后,大蒜已封垄,应停止中耕松土,以防损伤根系,影响产量,如有杂草,宜人工拨除;严禁使用激素:杜绝使用“920”等激素;综合防治病虫害:目前影响大蒜生产的虫害主要有“一虫三病”,即蒜蛆和叶枯病、黄斑病;防治上;坚持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对蒜蛆的防治,主要应采取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和播种前用辛硫磷拌毒土进行土壤处理;并在蒜蛆危害期,用辛硫磷进行灌根;对叶枯病和黄斑病的防治,要在搞好轮作换茬、理清田间水系,适期播种,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的基础上,采取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600倍,或50%扑海因1500倍,或14%络氨铜300倍,于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2-3天;(4)、适期采收蒜薹采收适期:蒜薹开始分化到采收,历时40-45天,前期生长慢,甩尾后生长加快,当田间大部分蒜薹抽出约25cm,总苞变白,蒜薹刚开始打弯时,应及时采收,蒜薹采收早了产量低,晚了纤维多,品质差;一般在5月上旬左右采收,生长整齐的1-2次可采完,在采薹前10天,要停止浇水,使蒜薹与叶鞘适当松离,便于采抽蒜薹。采薹的时间:应在晴天上午十时以后,茎叶略有萎蔫时进行,因为这时蒜薹的韧性较强,膨压降低采抽蒜薹不易折断;采收的方法:以不损伤叶片或使假茎倒伏为原则,以免影响养分的制造和运输,采用手提薹,上手抓蒜薹在顶叶的出口处,双手用劲均匀用力向上拔,即可顺利抽出,对难提的蒜薹,可向下抓,带一片叶,或用手向下部捏一下,即可抽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学勤,未经蔡学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31011262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结构肖特基毫米波混频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广谱抗菌剂三氯生的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