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高效小颗粒蓝色荧光粉体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310111259.5 | 申请日: | 2003-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580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2-16 |
| 发明(设计)人: | 袁曦明;张继红;王永钱;王红梅;杨应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曦明 |
| 主分类号: | C09K11/00 | 分类号: | C09K11/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钟锋 |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高效小颗粒蓝色荧光粉体的方法,它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并结合应用超声波技术合成,最终产物的颗粒尺寸大小通过控制起始溶胶的起始浓度、形成时间、燃烧起始温度、煅烧温度和冷却速度等系列制备工艺条件完成。工艺条件保证了其颗粒尺寸小于300nm,具有小颗粒尺寸表现出提高发光性能的荧光粉体最终产物的形成。另外超声波技术的引入,进一步保证了原料物质的均匀混合以及小颗粒的形成荧光粉颗粒的纯度和小尺寸,可以取消许多后加工工序,如减小荧光体尺寸所需的研磨/碾磨等会破坏荧光体的晶体结构,降低发光效率工序。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高效 颗粒 蓝色 荧光粉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制备高效小颗粒蓝色荧光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步骤为:(1)称取可溶性钡盐、可溶性镁盐、可溶性铝盐分别放入容器中,钡离子、镁离子、铝离子的摩尔数之比为1∶0.8-1.6∶9-11;分别向容器中加入蒸馏水,完全溶解后混合至一容器中,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得溶液A;(2)根据钡离子与铕离子的摩尔数之比为100∶5-20的比例称取氧化铕,加入HCl,并加热使之完全溶解,得溶液B;(3)将溶液B添加至溶液A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得溶液C;(4)称取有机前驱体为乙二胺四乙酸的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的摩尔数和钡、镁、铝、铕离子的总的摩尔数之比为:1.5-3∶1;(5)将溶液C、螯合剂分别在超声波中分散15-30分钟,将螯合剂加入到溶液C中,得溶液D;(6)量取螯合助剂,并加入到溶液D中,搅拌,均匀混合,得溶液E;(7)将溶液E放入60℃-80℃的水浴锅中,当形成淡黄色的溶胶时从水浴锅中取出,冷却;(8)将所得的溶胶移至坩埚中,放入已经升温至500℃-700℃的马弗炉中,待燃烧完毕后,将炉温升至800℃-1000℃,保温2-6小时;(9)将坩埚放入到氢氮保护炉中加热,当温度上升到300℃-700℃时,通入氢、氮保护气体,氢气、氮气的体积之比约为1-2∶18-19,在900-1300℃下保温灼烧3-6小时,冷却,制得前期荧光粉产品;(10)将前期荧光粉产品置于超声波中分散处理;(11)将超声分散处理后的荧光粉产品干燥,即可获得所需的高效小颗粒蓝色荧光粉,其实验式为:BaMgAlxO3x+2:yEu2+,其中x=9-11;y=0.05-0.2,其颗粒尺寸小于30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曦明,未经袁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31011125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花参甲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步耐磨复合丝材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