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水体内部污染物释放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3157374.6 | 申请日: | 2003-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490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锡辉;袁文权;赛娜;张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74 | 分类号: | C02F1/74;C02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10008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环境治理技术范围的可应用于受污染湖泊、水库和河流水体修复的一种抑制水体内部污染物释放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微曝气方式在底泥与水体的交界面位置形成活性区的水层提供微量的空气,即是将固定或者移动的管状微孔曝气装置,呈平行状或者放射状放置在底泥与水体交界面附近,直接投加微小浓度的过氧化氢和投加过氧化钙的方式。直接抑制引起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厌氧微生物,氧化引起水嗅味和色度的还原性有机物和无机物,沉淀钝化磷元素,避免水体质量恶化,提高水环境质量。由于这种技术简单和直接,易于操作,且成本比较低廉,因而是实际可行的控制底部污染物释放的高效低耗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水体 内部 污染物 释放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抑制水体内部污染物释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微曝气方式在底泥与水体的交界面位置,向形成活性区的水层提供微量的空气,保持该层水体处于好氧状态,避免进入厌氧状态,所述采用微曝气方式就是直接投加微小浓度的空气、过氧化氢和投加过氧化钙的方式;具体作法为:将固定或者移动的管状微孔曝气装置,呈平行状或者放射状放置在底泥与水体交界面附近,根据底泥和水体的呼吸速率,确定向活性区曝气的强度,即必须保持底泥与水体交界面附近的溶解氧的浓度始终大于2mg/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5737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