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分离制备金属基自生梯度复合棒材和管材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3128912.6 | 申请日: | 2003-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460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3-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王俊;孙宝德;疏达;丁文江;周尧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D27/02 | 分类号: | B22D2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 |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电磁分离制备金属基自生梯度复合棒材和管材的方法属于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通过高频电源在感应线圈内产生交变磁场,将具有多个两端贯通的圆孔或圆形环空型腔的耐火材料铸型沿轴向置于感应线圈内,底部连接水冷铜模,经过预处理的合金液通过浇口杯浇注到耐火材料铸型中,自生相在电磁力作用下向耐火材料铸型型腔壁面运动,待合金液在耐火材料铸型内凝固后,自生增强相主要聚集在凝固形成的圆棒或圆管材料的表层,并形成梯度增强层。本发明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硬度高的梯度增强层,表层耐磨性优于本体均质的复合材料,而中心基体为共晶组织,保证了整体韧性。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分离 制备 金属 自生 梯度 复合 管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电磁分离制备金属基自生梯度复合棒材和管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高频电源在感应线圈内产生交变磁场,将具有多个两端贯通的圆孔或圆形环空型腔的耐火材料铸型沿轴向置于感应线圈内,底部连接水冷铜模,经过预处理的合金液通过浇口杯浇注到耐火材料铸型中,自生相在电磁力作用下向耐火材料铸型型腔壁面运动,待合金液在耐火材料铸型内凝固后,自生增强相主要聚集在凝固形成的圆棒或圆管材料的表层,并形成梯度增强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2891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