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铟锡氧化物废靶材中回收铟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3124711.3 | 申请日: | 2003-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487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苏;肖卫军;刘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3/10 | 分类号: | C22B3/10;C22B3/46;//C22B58:00 |
| 代理公司: | 株州市长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国鼎 |
| 地址: | 412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铟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从铟锡氧化物废靶材中回收铟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从铟锡氧化物废靶材中回收铟的方法,本发明包括浸出、除杂、置换、电解等步骤,其特征是一段浸出的控制条件为:浸出液中盐酸的始酸浓度50-150g/L,温度40-80℃,浸出时间1-5小时;二段浸出条件相应为150-250g/L,50-90℃,2-6小时,净化除杂温度为25-60℃,用海绵铟或铟片作净化剂。本发明主要用于从铟锡氧化物废靶材中回收铟。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物 废靶材中 回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从铟锡氧化物废靶材中回收铟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一段逆流浸出;B、二段逆流浸出;C、净化除杂质;D、置换沉铟;E、海绵铟压团铸型、电解回收金属铟;其特征在于:(1)A中所述的一段逆流浸出是在溶液中盐酸的始酸浓度为50-150g/L,温度为40-80℃、浸出时间为1-5小时的条件下进行的;(2)B中所述的二段逆流浸出是在溶液中盐酸的始酸浓度为150-250g/L,温度为50-90℃、浸出时间为2-6小时的条件下进行的;(3)C中所述的净化除杂质是在温度为25-60℃采用海绵铟或铟片作净化剂的条件下进行的,直到除杂后液中含锡<0.1g/L为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2471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