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工件的机加工寻位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3115907.9 | 申请日: | 2003-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446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3-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樊留群;张为民;朱志浩;陈炳森;郑永前;梁世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Q15/00 | 分类号: | B23Q15/00;B23Q17/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张磊 |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将工件搬运到现场后,经过初步的装夹,通过安装在机床主轴上的光学读数头,移动数控机床进行测量,测量工件上六个待测点的两维坐标,并和工件CAD模型理论上的待检测点理论上的三维坐标进行比较分析,进行误差均化优化处理,得出工件在机床坐标系的坐标,调整工件在CAD/CAM系统中工件的位置,生成工件的实际数控加工程序。本发明用于工程实际,可大大降低测量环节的复杂性和测量装置的成本,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工件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大型工件的机加工寻位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在工件毛坯相应位置处标出预定义点O1、O2、O3、O4、O5、O6,将工件按照实际受力情况进行安装定位,利用机床上的测量装置来测量预定义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两维坐标,并和工件CAD模型理论上的待检测点的三维坐标进行比较分析,进行误差均化优化处理,得出机床坐标系和工件CAD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在CAD/CAM系统中,根据所得到的定位信息确定工件在CAD/CAM系统中的位置,经过后置处理生成机床加工的数控程序,送入机床进行加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1590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物控释功能磷酸钙骨水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 下一篇:反热辐射防火植纤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