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缸套内衬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3112361.9 | 申请日: | 2003-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448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3-10-15 |
| 发明(设计)人: | 戚凭;侯耀永;陈沙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119 | 分类号: | C04B35/119;C04B35/622;F04B53/16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正河,隋臻玮 |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锆增韧的氧化铝陶瓷缸套内衬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石油钻井领域替代双金属缸套的陶瓷缸套内衬,所选用的主要材料为氧化锆、氧化铝、氧化硅粉末,在加工过程中加入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分散剂和溶剂,将原料按配方和工艺要求混合成预混液,先用凝胶注模技术制成坯体,再对坯体进行二步烧结,第一步烧结温度底于第二步烧结温度,并在烧结过程中对坯体的变形辅以矫正,以保证坯体的烧结尺寸,本发明制备的陶瓷缸套内衬强度可达320Mpa,韧性为6.30Mpa,维氏硬度为1200Mpa,加工过程简单,自动控制烧结,效率好,质量好,成本低。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内衬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陶瓷缸套内衬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氧化锆增韧的氧化铝陶瓷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分别加入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分散剂和溶剂,先用凝胶注模技术制成坯体,再对坯体进行二步烧结,第一步烧结温度低于第二步烧结温度,并且在烧结过程中对坯体的变形辅以矫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1236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