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吸氢合金薄膜的电化学微驱动器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2157778.1 | 申请日: | 2002-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424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6-18 |
| 发明(设计)人: | 丁桂甫;姚锦元;赵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81B7/02 | 分类号: | B81B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翠莹 |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基于吸氢合金薄膜的电化学微驱动器及其制备方法,由贮氢合金薄膜与性质稳定的衬底薄膜构成双金属膜叠层结构,双金属膜结构电极的一部分固定附着在基座上,其余悬空,构成能够随着电极反应进程产生形态变化的复合驱动电极,驱动电极与辅助电极构成电极对,浸入电解液中,通过施加直流电压(流)而操控双金属膜电极实现微驱动。贮氢合金薄膜采用溅射或者电镀方法沉积在衬底薄膜表面,衬底薄膜采用溅射、电镀方法沉积,将两种薄膜按一定顺序沉积在特定基体上,然后采用牺牲层技术使局部微结构释放,形成复合微驱动电极。本发明驱动器驱动电压低,行程长,驱动力比较大,安静而且控制方便,还具有姿态保持能力。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合金 薄膜 电化学 驱动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吸氢合金薄膜的电化学微驱动器,其特征在于由贮氢合金薄膜(4)与性质稳定的衬底薄膜(3)构成双金属膜叠层结构,基座(2)牢固附着在基体(1)表面,双金属膜结构电极的一部分固定附着在基座(2)上,其余部分释放悬空,形成微悬臂梁、悬桥或空腔结构形式,构成能够随着电极反应进程产生形态变化的复合驱动电极,驱动电极与辅助电极(5)构成电极对,浸入电解液(6)中,通过施加直流电压(流)而操控双金属膜电极实现微驱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5777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